過度教養(yǎng)的含義(上)

111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過度教養(yǎng)的含義(上)

 

“我們太在意孩子們能否成功了,因此把撫養(yǎng)孩子也當成了某種形式的產品開發(fā)。……這就是21世紀之初最典型的為人父母方式?!?009年,美國《時代周刊》長文報道了“過度教養(yǎng)”(Overparenting),即父母由于對孩子當下和未來的個人成就有著嚴格的要求,而過度卷入孩子生活的現象。Overparenting這個詞來源于將軍麥克阿瑟的故事,據說在麥克阿瑟進西點軍校時,他的媽媽也在學校附近租了一套公寓,每天用望遠鏡監(jiān)視兒子有沒有好好學習。但“過度教養(yǎng)”的愈演愈烈還是在現代社會,近年來,這一現象在心理學領域也得到了關注。今天來聊聊什么是“過度教養(yǎng)”,以及它所帶來的危害。

 

什么是“過度教養(yǎng)”?

 

1965年,美國臨床心理學家戴安娜·鮑姆林德提出了衡量家庭教養(yǎng)方式(parenting style)的兩個指標:

 

1.“回應”(parental responsiveness),即父母對孩子需求的回應程度。

 

2.“要求”(parental demandingness),即父母對孩子自身成熟、獨立、承擔責任的要求。

 

此前的研究大多認為,理想的教養(yǎng)模式是父母在“回應”和“要求”兩個方面的程度都比較高,即父母一方面能夠在較大程度上對孩子的需求進行回應,而不是漠視、放縱;另一方面,又要求孩子擁有責任心與獨立的人格。這樣培養(yǎng)出的孩子普遍具有較高的自我評價,較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和較高的安全感。但“過度教養(yǎng)”行為則走到了另一個極端,即表現出非正常的“回應”和“要求”,這被田納西大學查塔努加分校社會學教授LeMoyne形容為“教養(yǎng)方式沒有錯,但程度錯了”。2012年,澳大利亞學者Judith Locke等人對“過度教養(yǎng)”進行了較為全面的研究。他們對128名學校咨詢師、心理學家和精神衛(wèi)生工作者進行了訪談和案例收集,其中,27%的受訪者說過度教養(yǎng)在他們的工作經歷中“非常多”,66%的受訪者說工作經歷中有“一些”這樣的案例,只有8%的人說沒有遇到過類似案例?;邗U姆林德的兩個維度,Judith Locke對過度教養(yǎng)的不同表現形式進行了分析。

 

首先,在“回應”維度上,過度教養(yǎng)的父母往往都表現出過高的回應程度。高回應的父母,會把孩子當成生活的中心,認為孩子的需求至高無上,將與孩子相關的活動放在家庭活動的第一優(yōu)先級;另一種高回應的父母則認為自己的孩子應該永遠正確、優(yōu)秀,從而不能接受學校老師或他人報告的缺點和錯誤。另一方面,他們會將自己過度卷入孩子的生活,在各個方面控制孩子的行為,尤其表現為侵入孩子的隱私,比如溜進孩子的房間偷看日記,檢查孩子的短信和電話,并趁孩子不注意時突然出現,看孩子在做什么等等。在這樣的家庭成長的孩子,會報告說好像被“監(jiān)視”。這種父母被稱為“直升機父母”:他們就像直升機一樣盤旋在孩子的上空,時時刻刻監(jiān)控著孩子的一舉一動。而在“要求”的維度上,有三種不同的過度教養(yǎng)方式,它們也常常與高回應程度同時出現:

 

1.高要求的父母:

 

一些過度教養(yǎng)的父母對子女有著不切實際的高要求,往往是在學業(yè)成績和在公開場合的表現方面,要求他們過早地擔負起不應承擔的責任。他們是俗稱的“虎媽、狼爸”,為了培養(yǎng)出最“優(yōu)秀”的孩子,會為孩子制定一系列在成績和表現上的規(guī)范,以及在最大程度上限制“不必要的”活動。比如,要求考試成績不能跌出年級前五名,不許和成績差的同學說話,每天必須在規(guī)定時間到家,禁止進行看電影、和同伴玩耍等一切娛樂活動,每個周末的時間都要上補習班,等等。他們還會不斷提醒孩子做每件事情的時間點。這樣的父母要求孩子在本該擁有更多娛樂的年紀就取得非常高的成就,并會根據孩子的行為表現施以獎勵和懲罰。但他們的獎懲都是有條件的,而不是基于孩子真正的成長。比如,獎勵往往是物質上的,而且與分數嚴格掛鉤;不允許孩子在任何事情上失敗或出錯,一旦失敗就會進行極嚴厲的責罰,比如施以暴力。

 

2.低要求的父母:

 

當“回應”和“要求”的程度都比較低的時候,家長會被認為是對孩子過度放縱。然而,當父母的要求過低(即不讓孩子獨立和承擔責任),回應程度卻過高時,就會陷入過度教養(yǎng)。他們被稱為“割草機父母”:為了孩子的成功,會隨時趕在孩子前面,像割草機清除雜草一樣,幫助他們掃清前進道路上的一切障礙。他們隨時待命,不管是孩子餓了想吃飯,還是有東西落在家里,都會馬上送去。為了讓學校重視自己的孩子,他們還可能會對學校進行捐贈,給老師送貴重的禮物等。這樣的父母不惜一切努力想讓孩子取得成功,但又不教會他們獨立面對困難,不希望他們承擔失敗的責任。

 

鄭重的聲明:本網站中轉載的一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覺侵權,一定在第一時間刪除!衷心感謝原作者!

3

關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網:?http://99yu99.com.cn

企業(yè)微博網:?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網:?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委大廈1108室

溫馨提醒:為了保護當事人隱私,本版案例細節(jié)均經過處理,請不要對號入座。

 


?相關文章

時間 : 2020-09-22
標簽 : ,,,,,,,,,,,,,,,,,,,,,,,,,,,,,
分類 : E 親子家庭教育
評論 : 0條

= 8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