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庭審”不可忽視

4411487_20150331175244

時下,有不少家長因忙于工作,便抓住吃飯團聚的寶貴時間教導孩子。飯碗一上桌,“庭審”便開始,對孩子不是詢問學習成績,就是追問交友圈子;不是揭自家孩子的短,就是亮別人孩子的長,說不上幾句便大呼小叫甚至拍桌子、摔碗筷,弄得好好的一桌飯菜誰也難以吃下。這既挫傷孩子的自尊,又影響孩子的食欲,長此以往,孩子就會對吃飯產(chǎn)生一種習慣性悚懼和恐慌,對其生理和心理健康十分不利。

 

按照著名生理學家巴甫洛夫《高級神經(jīng)反射學說》的觀點,孩子吃飯時總受到家長訓誡,容易形成“吃飯就是受審”的動力定型,即:高興來到餐桌旁——受到家長“庭審”——心里不痛快——食欲減退——吃飯就是受罪——不愿意或害怕吃飯。如此惡性循環(huán),孩子就不由自主地在“吃飯”和“痛苦”之間建立起了一種條件反射。如今,很多孩子厭食,一提吃飯就緊張或深感頭痛,這些家長應該檢討一下自己是否存在“吃飯亂開庭”的現(xiàn)象。

 

家長利用餐桌時間“庭審”孩子,看似分秒必爭抓教育,弄不好就事倍功半、事與愿違。一乃,孩子進餐時遭到家長訓斥,已經(jīng)受到食物刺激而興奮起來的消化腺,就會受到抑制,致使消化液大大減少,食物難以充分消化和吸收,造成消化和營養(yǎng)不良;二則,就餐本該是一家人幸福團聚并享受勞動成果的時刻,可家長一端碗就對孩子“開庭”,緊張的氛圍讓孩子有飯吃不下、有湯喝不好,孩子哭哭啼啼、愁眉苦臉,家長氣上心頭、滿臉怒容,一種良好的家庭氛圍被攪得硝煙四起,使得孩子的成長空間倍感壓抑,對建立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十分不利。

 

《論語·鄉(xiāng)黨》說:“食不語,寢不言”。這個道理告訴我們,吃飯的環(huán)境對身心健康極為重要。良好的餐桌氛圍,可以使人心情愉悅、健康向上。為此,家長應給孩子創(chuàng)造輕松愉悅的就餐環(huán)境,可播放一些悠揚、活潑的樂曲,讓孩子既放松心境,又提高欣賞能力;或講個故事、談點新聞,既增加知識量,又融洽家庭氛圍,實屬一舉多得。若實在是因為時間緊,想借聚餐之機教導孩子,一定要調(diào)好心態(tài)、把好火候、見好就收,千萬別不歡而散。

 

 

 

 

 

官方網(wǎng)站:心理健康 ◆ http://www.xmxlzj.com

專家微博:心理資訊 ◆ http://weibo.com/fjxlzx/

企業(yè)微博:心靈雞湯 ◆ http://e.weibo.com/xmxljg

心靈博客:心理辭典 ◆ http://blog.sina.com.cn/xmxlys

騰訊空間:心靈秘鑰◆? http://user.qzone.qq.com/344217082/

?

?

廈門心理咨詢(廈門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gòu)暨瀟贏身心靈會所)


?相關(guān)文章

時間 : 2015-03-31
標簽 :
分類 : D 心靈成長
評論 : 0條

= 15 +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