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開朗、自信的人

廈門德仁心心理咨詢中心-做個開朗、自信的人

一個開朗的人是一個樂觀的人,一個樂觀的人,就一定是一個快樂的人。每一個人都有潛質(zhì)做到一個快樂開朗的人??鞓穪碜詢?nèi)心的力量,而非由外界的事物所左右,所以開朗的人一定有一顆快樂的內(nèi)心。

 

(1) 減低自我中心: 一個不開朗的人,通常是自我中心的人,喜歡與人敵對的人。如果要做到一個快樂的人,就一定要減低自我中心。一個人如果只想到自己,忘掉其他人的話,這個人的心就只占據(jù)了一個小小的區(qū)域。在那個小小的區(qū)域里,一點點小問題都顯得像天一樣大,容易變成不開心。如果我們能夠關(guān)心別人,體諒別人,明白到很多人都跟我們一樣,都是希望得到快樂和幸福,我們的心靈就會開闊起來了。在這個時刻,你自己的問題,就算再大的問題,都顯得不那么重要了。如果你只關(guān)心自己的快樂和幸福,你就只會變成一個不快樂不幸福的人,你會變得更加焦慮和恐懼。只有一個慈悲的人,利他主義的人,才會是一個快樂的人。 ? 你的同事很多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人,他們顯然不是快樂開朗的人,如果他們很快樂,他們是不會為了小事跟你爭吵的。如果你能夠比他們看開一點,不要為了小事而煩惱,也不要為了小事而爭吵,不要跟他們一般見識,比他們的心胸廣闊些,你會比他們快樂很多,也會開朗很多。

 

(2) 角度的問題:? 任何事情都有正負兩面,如果分析問題的時候,老是想著負面的話,就會變成一個悲觀的人。如果我們能夠從正面的角度去分析問題的話,我們就不會鉆牛角尖,人自然也會開朗很多。例如:有一天放工后,你發(fā)現(xiàn)你的車子被人割花了,如果你是一個鉆牛角尖的人,你一定會認為是你的同事的杰作,就算沒有任何證據(jù),你的心里面已經(jīng)認定你的同事是罪犯。如果你向好的方面去想,你就會比較理智,你會想到在沒有證據(jù)之前,每一個人都是無辜的,包括你的同事。如果你正面的去分析的話,你會看到很多可能性,這個停車場有很多出入,也許是頑皮的小孩做的,也許是意外,等等,可能性很多,不一定是你的同事。如果你這么想的話,你做人就會比較樂觀,比較開朗,你不會老是想著別人與你敵對。 ? 另外不要執(zhí)著于自己的角度。每一次思考都要想到別人的角度,不要只是看到自己的角度。

 

例如:你的同事可能覺得你的意見不好,你很生氣,那是因為你認為你的同事有心跟你作對,如果你這么想的話,你一定會很不開心,你還會開始討厭你的同事,人際關(guān)系就會開始降低了。如果你從同事的角度去分析你的意見的話,也許你會發(fā)現(xiàn)你的意見的弱點,也許你會發(fā)現(xiàn)你的同事其實只是說出自己的意見,而非故意為難你,你做人也會開心很多。如果你一開始沒有對別人有偏見,你就不會認為別人對你有偏見,自然而然你就能夠跟別人相處了。

 

(3) 栽培正面情緒?? 一個快樂的人內(nèi)心是充滿著正面的情緒,一個開朗的人內(nèi)心是平靜快樂的。如果要做到一個開朗的人,就一定要栽培正面的情緒,消除內(nèi)心負面的情緒。 ? 負面的情緒,例如:憎恨,怨氣,憤怒,悲傷都會使我們變得悲觀和不快樂。正面的情緒,例如:慈悲,憐憫,等,都會使我們更加快樂。如果我們繼續(xù)栽培負面情緒的話,我們就會容易產(chǎn)生惡劣的感覺,摧毀我們的內(nèi)心平靜與快樂。一旦你的心中隱藏著恨意,一旦你被負面的情緒控制,別人見到你的時候也會感覺到那股敵意。結(jié)果,你會感覺到壓抑,沒有安全感,悲觀,還有不開心。 例如:你可能會為了一點小事而生氣你的同事,然后就是想辦法整他,甚至在別人的后面說他的壞話,希望他被別的同事排斥。很多人都會這么做的,他們認為這么做了后,就好像“報仇”了一樣,感覺開心。想想看,如果真的這么做的話,你會真的“開心”嗎?我認為你的“開心”一定會是短暫的,為什么?因為你的內(nèi)心平靜已經(jīng)被你摧毀了,你一開始就栽培了負面的情緒,你的憤怒其實沒有真的消失,你的怨氣也沒有消失,所以你的“開心”是短暫的。長期下去,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容易變的暴躁,容易生氣,你會發(fā)現(xiàn)你的內(nèi)心不但沒有變得更加平靜和快樂,反而在遇到別的小事,你依然會生氣,不開心,等等。 ? 如果你的心中對別人發(fā)展出正面的情緒,例如:慈悲的心,然后變?yōu)樾袆?,你對別人的態(tài)度自然不同了。如果你用慈悲心與人交往,你與人之間立刻會減少恐懼擔(dān)憂的感覺,而且都能用開放的心胸接納彼此。你們之間的互動是非常友善的。這樣的態(tài)度會讓你愿意接納別人,別人也愿意跟你親近。就算那個人不友善,對你的回應(yīng)不是積極而正面的,至少你自己做到了開放心胸,在必要時也會隨時改變的彈性。你的心胸開放時,至少你能與他人自由自在的說話。但是如果沒有慈悲心,如果你覺得被排斥、憤怒、冷漠,就算你跟自己最要好的朋友在一起,你也會覺得不舒服。 ? 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一般人都希望一開始時別人使用正面的態(tài)度來對待自己,而不是由他們自己開始如此對人。這是不對的。這會在人與人間建立起一種藩籬,讓雙方感覺更孤立而已。如果你想要克服孤立與寂寞的感覺,就要從改變你自己的態(tài)度開始。心懷慈悲的人相處就是最好的辦法。 ? 追求快樂就要學(xué)習(xí)分辨正面情緒和負面情緒。只要你的心中有慈悲、愛與仁厚,你心中那扇緊關(guān)閉的門就會自動打開了。一旦你在心中發(fā)展出慈悲的心,你對別人的態(tài)度自然就不同了,這樣你與人溝通自然就會容易了。心境開朗,人際關(guān)系就會自動變好,人也會快樂很多。 (4) 心胸廣闊?? 不快樂的人通常都是心胸狹窄的人;快樂的人心胸比較寬大,所以要做一個開朗的人,就要做到一個心胸廣闊的人。 ? 要做個心胸廣闊的人就要懂得寬恕。只要你能夠明白“互為因緣”的概念,你就能夠做到寬恕。你要把世界上的人和事物看成是一張巨大的網(wǎng),每一個人都是互相依存,交錯著人,而非獨立自主的,就好像蝴蝶效應(yīng)一樣,蝴蝶在北京拍拍翅膀,會造成微小的天氣變化,經(jīng)過一段時間,最后可能會影響到溫哥華的天氣形態(tài)。 ? 比如說:你很生氣你的同事為什么向你的老板打你小報告,你認為你的同事一定是錯的。如果你深層想想的話,你的想法就會不同了。你的同事為什么要這么做?原因是他認定你同樣向他的老板打他的小報告,你確實沒有做過,可是為什么他會認為是你做的呢?結(jié)果,你發(fā)現(xiàn)其他同事正在散播謠言,還有別的同事慫恿這位同事去做。你就不會看到事情簡單的一面,你會看到事情復(fù)雜的一面,如果其他同事不是喜歡散播謠言,不是喜歡說閑話,你的同事不會這樣的,如果其他同事沒有煽風(fēng)點火,你的同事不會這樣的,如果你的同事的父母沒有把他生下來,他今天就不會打你的小報告了,等等。如果你想到事情的復(fù)雜關(guān)系時,說真的你的怒火就會消失了,寬恕就會出現(xiàn)了。互相依存給你一個全面的觀點:這個可能因為那個,而那個發(fā)生可能是因為這個。。。如果你明白這個道理,很多事情的發(fā)生你就能夠看開很多,因為你會明白很多事情的發(fā)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其中包括很多復(fù)雜的因素。如果你把自己看成是一個不同的個體,你就會變成一個自私自利的人,如果你把任何事情看成是互相關(guān)聯(lián)的話,你就能夠心胸廣闊了。 ? 很多時候我們的敵人就是我們最有價值的老師,如果不是他們我們根本不會受考驗,我們不會去培養(yǎng)寬恕和憐憫,我們的視野不會變得廣闊,從這個角度去看的話,為什么要恨他們呢?為什么要為了他們不開心呢?你自然就會變成心胸廣闊了。 ? 互為因緣的理論能夠讓我們發(fā)展出更廣闊的視野,我們的心靈更開放,比較不會執(zhí)著于破壞性的思維如憤怒等等情緒,因此更容易做到寬恕和心胸廣闊。在現(xiàn)代的世界中,每一個社會,甚至一個國家都有很嚴(yán)重的互為因緣,互相依存,彼此相連。在這樣的情況下,毀滅你的敵人,你的朋友,你的鄰居,長程來說就是毀滅你自己。你需要你的朋友,你需要你的鄰居,只有這樣你獲益更多。有時候,今天是你的敵人,明天可以成為你的朋友;有時候,你原諒一個人,你就會受益,就算不是直接受益,你遲早也會受益。比如說:一個很令人討厭的農(nóng)夫朋友,他沒有感激你,你很生氣,如果你想到你今天吃的菜可能是他種出來的,你自己間接受益,那么你又何必去討厭他呢? ?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我們的生活,我們會發(fā)現(xiàn)很多東西我們都必須仰仗別人。比如說一碗飯,看起來好像很簡單,就是一碗飯,可是一碗飯燒好了,放在你面前,到底要經(jīng)過多少過程?從農(nóng)夫到工廠,然后到百貨公司,然后到你的家,然后被煮,整個過程經(jīng)過多少人的手?我們生命所需要的任何東西,無一不是來自他人的供給,不論是直接還是間接。我們可以說是完全活在與人相關(guān)、互相合作的世界中,別人是你不可或缺的依賴。所以我們最好能拋去爭吵、歧見與咒罵,盡量保留友善的、溫柔的態(tài)度,讓彼此都能過著幸??鞓返纳?。 心胸廣闊的人,會是一個快樂的人,因為他不會為了小事不開心,他的視野很廣闊,很樂觀,人也會很開朗。 (5) 滿足感:?? 一個知足的人,就一定是一個快樂的人,他的人生觀不會是悲觀的,而是樂觀的。人類經(jīng)常感覺到不滿足,因為人類喜歡比較,有了比較,人類就會不開心。比如說:你的老板給你加薪,從5000元加至6000元,剛開始的時候你一定會很開心,這個快樂只是一個短暫的快樂,因為你很快就會適應(yīng)了6000元,除非你的老板再次加薪給你,要不然你會不快樂了。除此之外,你看見了你的同事賺得比你多時,你就會開始不滿足了。結(jié)果就會陷入嫉妒,沮喪與不快樂的情緒中。 ? 如果我們將我們的比較心用在積極而正面的方向,比如說:我們可以跟比自己不幸的人做比較,我們會為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覺得幸福與感恩,我們就會有滿足感。有一項實驗,找來了一些人,第一組的人回答的問題是“我很高興我不是個。?!?,另一組回答“我希望我是個。。”結(jié)果第一組的人對自己的生活感到滿足,第二組的人對自己的生活滿意度變得非常低。這個實驗說明了,只要我們能夠改變內(nèi)在的觀點,我們就能增加或降低內(nèi)心的滿意度。人類的心靈世界主宰著生活的快樂。一個滿足的人,內(nèi)心就會快樂,自然就會變成開朗了。 如果你時時刻刻滿足于你的情況,不會去跟你同事做什么比較,你會快樂很多,人也會開朗很多。

 

 

 

 

官方網(wǎng)站:心理健康 ◆ http://www.xmxlzj.com

專家微博:心理資訊 ◆ http://weibo.com/fjxlzx/

企業(yè)微博:心靈雞湯 ◆ http://e.weibo.com/xmxljg

心靈博客:心理辭典 ◆ http://blog.sina.com.cn/xmxlys

騰訊空間:心靈秘鑰◆? http://user.qzone.qq.com/344217082/

?

?

廈門心理咨詢(廈門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gòu)暨瀟贏身心靈會所)

 

 

 

 


?相關(guān)文章

時間 : 2015-04-02
標(biāo)簽 :
分類 : D 心靈成長
評論 : 0條

= 9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