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愛心陪伴孩子健康成長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讓愛心陪伴孩子健康成長
孩子愛心的生長既是自然天性的,也是在生活中一點一滴學習的?!傲弧睂⒅?,讓孩子從小知道祖國最重要,懂得要有同情心,可能是父母給孩子的一份最好的節(jié)日禮物。
心理案例:上周一,我去幼兒園接女兒,喇叭里放著一曲《愛的奉獻》,門口有個紅色捐款箱,我不由得想到災區(qū)的孩子們,在這鮮花盛開的五月,還沒來得及再看一眼,就這樣走了。心里不禁一陣酸楚,忍不住又掏出錢包,捐了200元。
當我接女兒下樓時,發(fā)現(xiàn)她眼睛紅紅的,我奇怪地問:“依依,你怎么哭了?”“今天我們看電視,有好多小朋友在地震中死了,還有叔叔阿姨也死了,有好多人沒有房子住,沒有東西吃,媽媽,我們去幫幫他們吧!”“那你想怎么幫?”“我六一節(jié)不要新衣服了!”依依很堅決。
“我想把買衣服的錢都捐給那里的小哥哥小姐姐,好嗎!”依依說。我看著依依一臉的認真,想著只有五歲的女兒那么有愛心,我欣喜無比,趕忙取出200元,讓她自己放進紅色捐款箱?;丶液螅畠河旨泵δ贸鲎约旱膬π罟?,準備明天再帶到幼兒園去……
依依媽媽專家分析:在成人心中會非常奇怪,為什么眼前這么個小人兒就能懂得別人的感受?其實,這種高級的能力在每個孩子身上都存在。
如果父母平時經常給予孩子和周圍其他人以溫和、關愛、理解和同情,那么孩子所能得到的暗示也將如此。美國的一項心理研究發(fā)現(xiàn),那些愛他們父母的孩子,其實能更好地照顧自己。不過孩子出現(xiàn)真正的同情、同感至少要到兩歲以后。每個孩子發(fā)育速度不一樣,特別在情志方面需要父母的指導,告訴他們情感是怎么一回事,告訴他們應該怎樣去培養(yǎng)自己的愛心。
如果孩子向別人表示善意、愛心時,父母一定不要吝惜表揚,表揚會給人自覺的動力。逐漸使孩子的愛心行為從偶然,變?yōu)椤皼_動”,再成為習慣。
不要忽視孩子的情感
如果孩子的感情在家中能夠得到爸爸媽媽的尊重,他會變得更加自信。他們在幼兒園或在將來學校的集體生活中,會更加活躍,并成為更有效地解決問題的人。
提示:生活中,父母對孩子自覺或不自覺地流露的情感不容忽視,譬如在孩子哭時,有的父母會沒好氣地對他說:“這有什么好哭的!”“不許哭!”這樣會挫傷孩子的感情。孩子需要父母幫他定義感情,告訴他什么是高興、難受、憤怒和委屈,這樣孩子才能分辨自己的情緒,也能分辨和體會別人的感情。
用心為孩子詮釋感情
一個懂得解讀他人面部或言語表情的孩子,就能與周圍的人相處得更好。因為他能夠捕捉那些情緒的信息,理解別人的情感,體恤他人的心情。
提示:在為孩子講故事或讀書之際,如果有展示人物心情的圖片,父母可以模仿人物的心情和語氣給孩子講述,譬如一邊和孩子一起看《丑小鴨》,一邊用關愛的語氣講述:“你看著小鴨子怎么了?下雪了,他真冷啊!它想哭了,你問問它,冷不冷啊?”孩子就會承接你的表情和語氣問,你就可以學著小鴨子可憐的聲音回應孩子:“我很冷啊!你愿不愿意給我一杯熱水喝?抱抱我呢?”
用這種夸張和形象的方式,向孩子“表演”“展示”某些情感外在的表現(xiàn)形式,讓孩子逐漸學習認識和體會他人的感情。
別只當口頭上的老師
父母行為對于孩子的影響,要比語言大得多。它能強化你對孩子平時的那些教導。如果父母給孩子的信息是負面的,不僅會使他困惑,對他負面的引導作用可能會更大。
心理提示:如果父母在家經常為瑣事口角;在與老人相處中不能相互包容,總是發(fā)生爭執(zhí)或者發(fā)牢騷;在公共場合,如買東西、乘坐公共汽車常常發(fā)生矛盾,與人缺少理解和友善,都會成為孩子的負面榜樣,孩子會覺得這種對待人的方式是正常的。
以感受糾正孩子的錯誤
當孩子無法控制自己情感的時候,可能會做錯一些事。當父母發(fā)現(xiàn)這些行為時,應及時給他指出來,并要幫助他了解為什么這樣做是錯的,怎樣做才合適。
提示:譬如孩子搶了鄰家孩子的球,父母不妨先幫助孩子回憶某個類似的情景,讓孩子自己能切身感受:“你搶了天天的皮球,他一定會很難過,還記得上次苗苗表哥拿走了你的彩筆嗎?你不是哭了一整天!那我們怎樣才能使天天高興起來呢?”先和孩子一起解決“認識”問題,再和他一起商量解決“實際”問題,讓孩子在實踐中能更深地去體會和感受。
關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官方網(wǎng)站:心理健康 ◆?http://99yu99.com.cn
專家微博:心理資訊 ◆?http://weibo.com/fjxlzx/
企業(yè)微博:心靈雞湯 ◆?http://e.weibo.com/xmxljg
心靈博客:心理辭典 ◆?http://blog.sina.com.cn/xmxlys
企業(yè)博客:心靈秘鑰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
廈門心理咨詢(尊重您的個人私密,使隱私權得到充分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