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情感表達不要阻止(二)

廈門德仁心心理咨詢中心-孩子情感表達不要阻止(二)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gòu):孩子情感表達不要阻止(二)

 

4、男孩子得學(xué)會忍讓

 

孩子:“嗚嗚……姐姐把我的餅干都吃光了?!?/p>

 

媽媽:“沒事,媽媽再給你買?!?/p>

 

孩子:“我現(xiàn)在就要吃,你現(xiàn)在就給我買!嗚嗚……”

 

媽媽:“別哭了。男兒有淚不輕彈?!?/p>

 

孩子:“你要批評姐姐!”

 

媽媽:“你是個男子漢,得大方點,讓著姐姐?!?/p>

 

男孩子傷心時也會哭。要求男孩子不能哭,就是阻礙他的情感表達。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可能會產(chǎn)生男人不該自由表達自己情緒的錯誤認知。同樣,對女孩子說“哪有女孩子這么瘋的”“女孩子就要文靜賢淑”,也會誤導(dǎo)女孩。這會讓女孩子認為,女孩個性不能太張揚,要做好賢內(nèi)助,生活上要依賴男人去生存。在我們的社會中,普遍存在“性別角色”,即在社會生活中根據(jù)不同性別,從態(tài)度、性格、行為、語氣到取向等各個方面所規(guī)定的一套所謂正確的生存模式。換句話說,男人要像男人樣,女人要有女人樣,這樣的性別分類就是性別角色。在古代,男人樣、女人樣都是被標榜的美德,尤其是在我們這種男尊女卑思想根深蒂固的國家,本該大刀闊斧取得社會成就,挑起養(yǎng)家糊口重擔的男人,卻像女人一樣行事小心翼翼,凡事謹慎小心,缺乏“男子漢氣概”?;蛘?,本該勤儉持家、料理好家務(wù)、相夫教子的女人,卻像男人一樣大大咧咧、不拘小節(jié),這是很難被容忍的。這種思想要放在現(xiàn)代,就是不折不扣的“男女不平等”思想,會受到世人抵制的。如今,性別角色的區(qū)分已經(jīng)淡化很多了,但是,我們周邊仍然存在著類似的偏見。而且,人們還潛移默化地將這種思想移植到孩子身上。比方說,男孩子要學(xué)跆拳道強健體格,要有擔當,敢于說出自己的意見;女孩子要買玩具娃娃,要上鋼琴課或美術(shù)班,要留長發(fā)、穿裙子。男孩子要穿藍色衣服,女孩子要穿粉紅色衣服等。這些都是社會上普遍存在的“性別角色”思想的體現(xiàn)。男人和女人存在生理上的本質(zhì)區(qū)別,但也沒有必要非得按照“男人都要像男子漢,女人都要有女人味”的規(guī)則去限定人性的成長。父母也要懂得開發(fā)孩子的個性和多樣性,不要用男女性別作為判斷標準,要根據(jù)孩子自身的具體情況,選擇最適合的教養(yǎng)方式。

 

5、你再哭媽媽就離家出走

 

媽媽:“別哭了行嗎?你怎么成天哭呢?”

 

孩子:“嗚嗚……媽媽背我?!?/p>

 

媽媽:“剛才不是一直在背嗎?我都快要累死了!”

 

孩子:“嗚嗚……媽媽背,媽媽背!”

 

媽媽:“你再哭我就離家出走!”

 

孩子一哭鬧,媽媽的心煩指數(shù)和憤怒指數(shù)就會迅速上升。實在忍不住時就會說出一些不恰當?shù)难赞o。

 

“別哭了。再哭我就離家出走!”

 

“你哭得我頭暈?zāi)X脹,想哭到屋里哭去!”

 

還有些怒火中燒,忘記說話分寸的父母甚至會說出過激的話。

 

“你哭喪???干脆媽媽去死給你看!”

 

當心頭被怒火占據(jù),那些不理性的激動言辭就會涌上心頭, 射向孩子。但是,即便發(fā)火是不可避免的,上面那些話也未免太過分了。父母氣頭上的短短幾句話,很可能就會使你長久以來為維持良好的親子關(guān)系而做的努力功虧一簣。前面我們也強調(diào)過,親子之間最重要的就是真誠的情感表達。但是你上面說的那些話卻是對孩子坦誠表達情緒所做出的最嚴厲的懲罰。你不只是用言行告訴孩子,真實表達內(nèi)心情緒是件非常愚蠢的事,你的這些話還等于是在威脅孩子,要奪走他最想要的東西??摁[是孩子表達自己內(nèi)心不安最直接的方式,也意味著他不知道自己為什么不舒服,為什么不安,將會發(fā)生什么。換句話說,他是在為那種對未知的恐懼而哭鬧,這是孩子在情感上無法承擔重擔時的自然流露。雖然不甚可取,但是這種大哭大鬧的做法的確是無法控制自己情緒的孩子最容易選擇的表達方式。所以,父母千萬不要用言語威脅孩子,以達到自己躲避混亂局面的目的。在這種情況下,父母更應(yīng)該想方設(shè)法讓孩子鎮(zhèn)定下來,找到孩子哭鬧的原因,然后通過交談改變這種局面。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帶有威脅和處罰性質(zhì)的語言也很不利于孩子的情商培養(yǎng)。因為這些話常常伴隨著體罰和精神壓迫,會遏制孩子誠實表達情緒的欲望,減少孩子與父母及外人的互動。而情商的培養(yǎng)必須在人際交往中實現(xiàn),這種缺乏交流的互動方式無疑不利于情商的培養(yǎng)。

 

6、就這么點小事,值得生氣嗎

 

孩子:“嗚嗚……妹妹把我的筆袋和錢包翻得一團亂?!?/p>

 

父母:“妹妹還小,你就讓著她點吧?!?/p>

 

孩子:“但是我的鉛筆芯都被折斷了,錢包上的貼畫也被涂得亂七八糟,真是煩死了!”

 

父母:“就這么點事,值得生氣嗎?鉛筆斷了可以再削, 貼畫重新?lián)Q一個不就行了嗎?”

 

真要說起來的話,鉛筆斷了或貼畫涂黑了都不是什么大事。股市暴跌,新買進的股票打了水漂;一時走神,沒注意造成追尾,賠償高額賠款;業(yè)績落后被公司開除;新買的空調(diào)摔壞了,燥熱及煩躁讓自己受盡折磨……比起這些事來,鉛筆芯斷了, 貼畫被涂黑了,這些小事簡直小得不值一提。但站在孩子的立場上,“這么點小事”就是天大的事情。想想自己小的時候,好不容易弄到手的明星照片被媽媽當成垃圾扔掉后的絕望心情,你就可以理解孩子的心情了。如果你實在無法理解孩子的內(nèi)心也就算了,但如果你還用蔑視的口吻說他重視的事情是“那么點小事”,這就是在徹底無視孩子的需求。孩子感覺自己的需求被蔑視,就會因為父母的不理解而關(guān)閉心門,不再跟父母進行心與心的交流。有時候,人們還會用這種話來安慰孩子。孩子因為冰淇淋掉地上了而傷心時,你會說“就這么點小事,我再給你買一支”。但是,不管你的意圖是什么,在孩子眼里,你的這種態(tài)度都是想要將眼前發(fā)生的事情最小化,而根本無視孩子當時的心情,這種表態(tài)是無法給孩子以信賴和安全感的。冰淇淋掉在地上沒法吃,對孩子來說,這是多么令人傷心的事??!在這種情況下, 父母應(yīng)該對這個事實表示遺憾,陪孩子一起傷心,然后再想辦法補救,這才是對孩子最大的安慰。

 

7、你怎么偏偏就喜歡這樣的呢

 

孩子:“媽媽,我喜歡這個書包,你給我買一個吧!”

 

媽媽:“那顏色多難看???這么多顏色混合在一起太晃眼了,看得我腦袋都暈了?!?/p>

 

孩子:“我覺得很酷,我就要這個了。”

 

媽媽:“你真喜歡這個?”

 

孩子:“嗯!非常喜歡!”

 

媽媽:“你怎么偏偏就喜歡這樣的呢?媽媽覺得這個最不好看了?!?/p>

 

看著現(xiàn)在孩子的打扮,有時真是難以理解。孩子們自己覺得很酷、很有范兒的流行時尚,在我們成人眼里,卻是打死也接受不了的妝扮。男孩子穿著緊身衣褲,包裹得體形畢露;女孩子穿的裙子越來越短,看得大人心驚膽戰(zhàn),生怕內(nèi)衣露出來。有時,我們還會看見有的孩子背著比自己還要大的背包,讓人疑心他是不是要離家出走。這是因時代不同而導(dǎo)致的審美差異。你不能因為不喜歡孩子的選擇,就跟孩子說“怎么能穿成那樣”“你的眼光太差了” 之類的話。人們的想法都是主觀的,都帶有強烈的個人色彩。所以, 人們喜歡的東西、想做的事、思考的問題也各不相同。而即便是在同樣的情況下,每個人的感受也大相徑庭。情感也是一樣的。媽媽看完某本書后感動得無以復(fù)加,可孩子卻沒有任何反應(yīng)。這時,你絕不能指責孩子“看到這么感人的故事你怎么毫無感覺”。又或者,媽媽作為成年人,對電梯里擁擠碰撞的事習以為常,但孩子卻為此感到難受而發(fā)脾氣。這時,媽媽如果說“在這種情況下生氣是很奇怪的”,這也是不可取的。綜上所述,對于孩子的選擇、傾向和情感,父母若以自己的評判標準來做結(jié)論,則往往會帶有極大的片面性。這種對孩子感情色彩太強的不認可,不僅會抹殺孩子的個性,還會影響孩子正常的情緒表達。所以說,父母要充分感受孩子的內(nèi)心情緒,鼓勵他如實地表達出來,這對他的成長大有裨益。

 

8、別凈說些沒用的

 

孩子:“媽媽,參加叔叔的婚禮時你要穿什么去?”

 

媽媽:“就穿韓服吧。你問這個做什么?”

 

孩子:“就是好奇問問唄。那我穿什么呢?”

 

媽媽:“家里的衣服隨便選一件就行啊。還早著呢,你怎么現(xiàn)在就開始折騰上了?!?/p>

 

孩子:“多有意思啊,能提前準備好的話就更好了?!?/p>

 

媽媽:“別凈說些沒用的,快進屋去學(xué)習!”

 

3

關(guān)注心靈健康(預(yù)約) 0592—5515516

關(guān)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dǎo))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網(wǎng):?http://99yu99.com.cn

企業(yè)微博網(wǎng):?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網(wǎng):?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gòu)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guān)委大廈1108室

溫馨提醒:為了保護當事人隱私,本版案例細節(jié)均經(jīng)過處理,請不要對號入座。

 

 

 


?相關(guān)文章

時間 : 2019-09-04
標簽 :
分類 : E 親子家庭教育
評論 : 0條

= 9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