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養(yǎng)成偷竊惡習的危害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孩子養(yǎng)成偷竊惡習的危害
當發(fā)現(xiàn)孩子有偷竊行為時,你會怎樣處理呢?蕓蕓逛超市就遇到過一次讓人瞠目結舌的孩子偷東西事件:一個小男孩因為嘴饞,在零食貨架前偷偷拿了根巧克力放在了口袋里,但是小超市剛裝上監(jiān)控,老板通過監(jiān)控看的一清二楚。就在孩子準備直接出門時,被老板叫住檢查,巧克力自然被搜了出來。
老板十分生氣,大聲斥責孩子,并要求他把家長喊過來結賬,否則就不放人。隨著圍觀的人越來越多,男孩低著頭身體不停顫抖,猶豫了好久后終于報出了家長的手機號。沒一會兒,孩子爸爸就來了,讓不少人驚訝的是,他來之后直接一腳把孩子踹到了地上,并責罵孩子手腳不干凈,凈出來丟人。接著結完賬后,擰著孩子的耳朵回家了,過程中孩子哭的撕心裂肺,圍觀人勸都勸不住。
這位父親的行為會導致什么后果呢?很容易把孩子引上極端,從而成為“慣偷”;或者打擊孩子的自尊,讓他抬不起頭,不敢與人交際。我們常說熊孩子不能慣,出現(xiàn)不良行為要及時糾正。但偷竊行為或想法不少人在幼年期都有過,有時候并非是品行壞。孩子在三歲左右,尚沒有物品所有權的概念,不明白什么是“你的”、“我的”,所以有時候經常會出現(xiàn)搶奪他人玩具的情況。這個階段他們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習慣性的直接收入囊中,并不知道這個行為屬于“偷”。隨著孩子長大,心智相對成熟,若出現(xiàn)偷竊行為,家長仍了解他偷竊的動機:是因為基本需求沒被滿足,還是因為好玩,或者是出于虛榮?只有了解原因后才能更好處理。但無論什么原因,家長若僅僅因為一次偷竊,就給孩子強行定性,把“小偷“的名號加上孩子身上,會對孩子造成更大的傷害。
當發(fā)現(xiàn)孩子偷竊后,應當如何處理呢?
1、不要當眾責罵孩子
孩子再小也是有自尊心的,況且當眾責罵,孩子必定會受同齡人指點甚至排斥,不利于心理健康發(fā)展。教育孩子最好還是在家里。孩子第一次偷竊,家長要及時做的三件事,影響他一生!
2、了解偷竊的原因
有時候孩子偷竊,可能是因為基本的需求沒被滿足,比如去偷同學的鋼筆,是因為家長給的零花錢不夠,不能自己買;或是喜歡攀比等。只有找出根本原因,才能幫助孩子。
3、告訴孩子哪錯了,并讓他受到懲罰
家長要告訴孩子,偷東西是不對的,并且做出懲罰,比如罰站、一周不許看動畫片等。懲罰要堅決按約定實施,不能心軟。
關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網:?http://99yu99.com.cn
企業(yè)微博網:?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網:?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委大廈1108室
溫馨提醒:為了保護當事人隱私,本版案例細節(jié)均經過處理,請不要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