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與孩子找樂子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疫情期間與孩子找樂子
非凡時期,防范疫情,呆在家里就是為國家做貢獻。請問你在家干什么?身為父母的你,在這個特殊時期,何不陪孩子一起動起來?讓孩子感知這個年不是在壓抑、緊張中度過,而是在動中享受呢!孩子多大我多大,我和孩子同歲。只有放下身價,和孩子融入到一起,才能讓孩子感知父母的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一、動手
和孩子一起打掃衛(wèi)生。讓孩子幫家長做家務。一起和孩子做飯。一起和孩子進行手工制作。
二、動口。
演講。唱歌。背誦古詩、學過的課文。和孩子一起看書。
三、動腦。
和孩子一起寫作業(yè)。一起預習新知識。一起復習過去的所學知識。
四、動身。
在家做運動。單腳站立、仰臥起坐、做體操等。除此之外,家庭教育的第一原則是尊重孩子家庭教育的第一原則就是尊重孩子,給孩子自由。自由和尊重是一個硬幣的兩面。所謂尊重孩子,不是說不打罵就是尊重,而是在家長和孩子的意見發(fā)生沖突時,家長能認真地體悟、理解孩子的感覺及需求,只要不是大是大非的問題,家長都要盡可能給孩子充分的自主權,尊重孩子的選擇。要尊重孩子的道理每個家長都知道,但真正做起來很難。在我看來,尊重孩子要體現在細節(jié)中。如果連孩子玩一會兒游戲都不能給予一定的自主權,那么何談尊重孩子呢?我覺得那些總認為孩子不聽話的家長,往往是不尊重孩子、不關注孩子的自主選擇,只在乎自己感受。這些家長對孩子限制太多,是真正“不聽話”的家長。家庭教育的成功與否,正是體現在對細節(jié)的處理水平上。
多陪孩子不一定是“好爸媽”
對于陪孩子這個問題,我認為第一不要太具象了,不要認為坐在孩子身邊就叫陪。只要孩子天天能見到家長,和父母關系良好,就認為這是好的陪伴,這是誤讀。因為質量重于數量,和孩子相處時間固然重要,但并不是越長越好。陪孩子要放在“用心”上,而不是在“用力”上。有的家長把“陪”理解成處處看管著孩子,包括寫作業(yè)也要坐在邊上。其實,家長陪孩子學習的時間越長,扮演的角色越接近監(jiān)工。而孩子從骨子里是不喜歡“監(jiān)工”的,他最多表面上暫時屈從于父母,內心卻并不想聽父母的話。所以說,陪孩子寫作業(yè),不是在培養(yǎng)孩子的好習慣,而是在瓦解好習慣,是對兒童自制力的日漸磨損?!安还堋苯^不是對孩子漠不關心,不聞不問,而是一種技巧,以不管的方式培養(yǎng)孩子的自覺意識。——《本文轉自王忠誠新浪博客》
關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網:?http://99yu99.com.cn
企業(yè)微博網:?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網:?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委大廈1108室
溫馨提醒:為了保護當事人隱私,本版案例細節(jié)均經過處理,請不要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