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是我們的朋友

134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情緒是我們的朋友

 

收到一個用戶提問,是這樣的:求問:孩子兩歲,情緒控制比同齡孩子困難。一著急就犯渾,尖叫,滿地打滾,讓人受不了的那種。在家里可以把他關到屋里,由他叫,等情緒自然冷卻。公共場合沒辦法,只能哄。一哄就不得了,提出來的全是不合理要求:爸爸要認錯,媽媽要道歉,爺爺奶奶也要服軟,全得按照他定下的規(guī)矩來。心累。這么小的孩子,講道理也講不通。打也打過,哄也哄過,順著逆著都試了,實在感覺沒轍。成長經歷也沒什么特殊情況,估計就是天生的,有什么辦法嗎?正好借著這個問題,談一談情緒管理,一個人人都知道,但并非都理解的理念。先回答具體問題:孩子鬧脾氣,沒什么立竿見影的辦法。兩歲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年齡段,熬吧。有的育兒書上叫做Terrible 2,很多人都經歷過,可能是孩子正常的認知發(fā)展過程。熬過這一段就會好一些。但這個問題很有代表性。為人父母的,多少都經歷過這個階段,有時候真的非常煎熬。這個提問的人提到了「情緒控制」。這個詞的背后,隱含了很多人對心理健康的一種追求,但它恰恰是給人們造成巨大負擔的錯誤觀念。

 

因為它完全搞錯了關注的重點。當我們把「控制情緒」當成一種值得鼓勵的能力時,它就暗示著:導致人們煎熬的罪魁禍首是什么呢?是情緒。——或者說,是不受控制的情緒。你在生活中是不是也經常接觸這種認識?倒也可以理解。因為情緒強到極點,「犯渾,尖叫,滿地打滾」,不但給別人帶來負面影響,也傷害自己,打破了生活的正常軌跡。遠不如一個冷靜平和的人可以悅人悅己。這種情況下,一個好人,一個成熟的,優(yōu)秀的人,很容易被期待為是波瀾不驚,沒有強烈情緒起伏的。即使有了情緒,也可以用語言,用溫和的態(tài)度,或者別的什么方式得體地表達一下。我們從小時候開始,就背負著這樣的期待。這就是為什么醫(yī)院里那么多的父母告訴孩子:「別哭,打針不疼!」但是,仔細想一想,情緒難道不是問題的表象嗎?消滅了情緒,問題就解決了嗎?前段時間,網上有一個新聞,某網友揭開了很多五星級酒店在衛(wèi)生管理方面的黑幕,這一下捅了馬蜂窩,上了很多酒店的黑名單。網友無奈地說了句話:能不能去解決問題,而不是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話很直白,背后的含義卻很值得琢磨。表面看它是一個常識:你把提出問題的人消滅了,問題還在。就像房間著火了,警鈴大作,我們卻只顧著關掉鈴聲,有啥用處?但我們在生活中真的經常犯這種糊涂,比如對情緒的態(tài)度。情緒就是那個警鈴啊。它只是提醒我們:有一些事發(fā)生了。它是事情發(fā)生的結果,而不是原因。緊張,意味著危險的事物正在靠近;憤怒,來自于我受到的不公平對待,我的權益將要受到侵害;悲傷,是因為無可奈何的喪失。疼痛,是在提示我的身體某處受到了傷害。失去疼痛,一個人可能正在流血而不自知。再怎么強調這句話的重要性也不為過:情緒不是問題。不是問題。不是問題。它不一定是對客觀世界的如實反映,當然可能包含誤解。譬如我把一根繩子看成一條蛇,我也會感到恐懼。如果定睛一看,發(fā)現它原來是一根繩子,自然免不了啞然失笑。旁觀者來看,也許會說我的情緒是「沒必要」的,甚至是「錯」的。可就事論事地說,這里犯錯的不是情緒,而是大腦的判斷。在這個例子里,我們「定睛一看」這個動作,并非為了消除情緒,而是為了順應情緒,更準確地評估應對風險。應對之后,判斷改正了,原來的情緒困擾也就消失了。在這一點上,你可以去看所有教情緒管理的書或者課程,無一例外都會告訴你:要更好地應對導致情緒的「事物」,而不是消滅「情緒」本身。

 

但也許是「情緒管理」這個名字本身就太有暗示性,又或者很多人真的只是追求表面的風平浪靜,的確存在一種錯誤的認識:好像情緒就等于全部的問題。無論這個人正在經歷什么,被威脅也好,受侵害也好,忍受了委屈也好,只要把情緒搞定了就好。他只要不表現,沒人提出問題,問題就可以不存在了。這不僅僅是一個育兒誤區(qū)。雖然它的確常常表現在育兒方面,因為成年人相對于兒童,智識、體能、權力地位,都存在無可置疑的差異,讓我們更容易坦然表達內心的暴躁:「有什么不舒服的,忍一忍!就不能懂事一點么!」但是往大了說,絕不只是在育兒領域,很多人成年后仍然深受這種觀念的影響,造成了很多難以彌補的遺憾。甚至可以說,它是一個基本人生態(tài)度的問題。情緒不是問題,是我們的幫手。有「情緒」的人也不是敵人,是我們的朋友。未必每個成人都理解這一點。就像這位提問的朋友,他說:「我們家的孩子情緒控制困難,尖叫,打滾,應該怎么辦」。這就是他的困擾,不提孩子在情緒失控之前經歷了什么,他覺得這并不重要。他只是想搞定這個孩子(在他看來,可能是「幫助」這個孩子)。如果是我,遇到同樣尖叫打滾的孩子,我關心他的方向可能會完全不同。我也是真心希望能幫助他,所以我會問:

 

「這個孩子究竟體驗到了什么?才讓他那么著急,那么生氣?」

 

從問法上看,也許只有一點點的差異。但我這些年認識到,要命的就是這一點點的差異。從這個差異出發(fā),人們會從兩條完全不同的路徑來建構這件事:是把這個人本身當成有「問題」的人,然后搞定這個人?(他的失控,他的脆弱,他的不規(guī)矩,甚至是他的先天缺陷)還是把這個人當成一個跟我們一樣,在努力成長的人,我們看到他這一刻在極力應對的處境,與他共同應對?(他本身沒問題,只是遇到了難處)從效果來看,前面一種問法,緊接著的問題就是:「如何改正他的缺點?」人們就會尋找情緒管理的辦法,讓這個孩子學會更好地自控,或者讓身邊的人更好地控制他,因為「他」是一個有缺陷的人。當中甚至有一種評價:如果持續(xù)地情緒失控,這就是一個糟糕的孩子(他的父母是糟糕的大人)。后面一種問法,跟著的問題是:「我們可以做些什么,幫他應對現在的困難?」有時候是直接幫他解決問題,有時候是幫助他重新評估問題的重要性(親愛的,這不是一條蛇,只是一根繩子),還有的時候,是教他更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法。

 

他希望爸爸認錯或是媽媽服軟,在這個訴求背后,存在著哪些前因后果呢?

 

不妨這樣告訴他:「如果你想要爸爸媽媽讓步,大哭大叫是一種方法,但也可能會讓他們更生氣。或者我們可以換一種更有效的、談判的方法?」你覺得呢?后一種問法,他是跟你一起解決問題的人。前一種問法,他就是問題本身。當然,我知道,講這些的同時會遇到一種困難,提出建議本身約等于一種指責。有的人會說:「你有什么資格用這種語氣教訓我?好像你知道我沒有幫孩子解決問題一樣。——我肯定是確認過沒問題,才反過來想解決他的情緒。」我想說的是,我們這一代人當中的很大一部分,小時候也沒有被好好培養(yǎng)這樣的觀念,沒有被當成一起解決問題的人,更多地是被當成「問題」本身。所以我們也很難心平氣和地面對另一種思路?!覀兎植磺澹阂环N新的思路有多大比例是在幫我解決問題?又有多大比例是在說我不好,我是有問題的父母?我沒有想說這對父母不好。他們已經盡力了,他們和他們的孩子一樣筋疲力竭。他們全力以赴地對付孩子的情緒,對付一個有「問題」的孩子,用了很多無效的方法,那是因為他們也很疲倦,疲倦起來就會用看上去最快最狠的方法。越絕望,越用力。越用力也就越絕望。但絕望也不是問題,那只是一個警鈴,提示我們還可以做得更多。

 

作者:李松蔚

 

鄭重的聲明:本網站中轉載的一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覺侵權,一定在第一時間刪除!衷心感謝原作者

3

關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網:?http://www.99yu99.com.cn

企業(yè)微博網:?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網:?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委大廈1108室

溫馨提醒:為了保護當事人隱私,本版案例細節(jié)均經過處理,請不要對號入座。

 


?相關文章

時間 : 2020-08-18
標簽 : ,,,,,,,,,,,,,,,,,,,,,,,,,,,,,,,,,,
分類 : E 親子家庭教育
評論 : 0條

= 15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