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復制父母婚姻模式

107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子女復制父母婚姻模式

 

子女會重復父母的婚姻狀況,甚至重復悲劇。比如人們認為,單親家庭的孩子容易離婚,或者有家暴的家庭的孩子也容易出現(xiàn)家暴。這種情況真的存在嗎?

 

【說法一】這是移情的作用

 

解釋得清楚點,心理學中認為,親子關系和戀愛關系有非常多的相似之處,比如,對對方的依戀,要求自己在對方心目中占據(jù)重要地位,從對方那里爭取盡可能多的注意力,要求對方與自己共情(即我不說出口,你也知道我要什么),用情感化、非理性的方式來懲罰對方(如哭鬧、不理睬等)……所以,子女幼年時的親子關系,很容易在子女成年后尋找配偶時體現(xiàn)出來(就是“移情”),而親子關系又與夫妻關系息息相關??基本上就是這樣一個循環(huán)拷貝?;橐鍪〉姆蚱?,其子女婚姻失敗的概率比婚姻幸福家庭的子女高一倍多,這個是經(jīng)過大量社會調(diào)查、跟蹤采訪被證實了的。

 

【說法二】婚姻模式是個綜合問題

 

婚姻模式是一個綜合命題,不單只有離婚和不離婚兩種狀態(tài),幸福、吵鬧、猜忌、二奶、小三、功利、逆來順受……婚姻是有無數(shù)種形態(tài)的。這個問題應該是“子女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是否會被父母和家庭嚴重同化?”這問題的衍生,單純的討論婚姻模式是否會遺傳是一種近乎神棍的態(tài)度。子女是否容易重復父母的行為模式,要看父母和家庭對這個人的影響持續(xù)多久,或者說這個人有多長時間塑造自己獨立的人格體系。這是一個不能忽略物質(zhì)基礎而獨立討論的問題,因為脫離父母需要滿足經(jīng)濟獨立和生活獨立兩大條件。經(jīng)濟獨立不用解釋了,生活獨立是指個人生活受到來自父母家庭和各種客觀環(huán)境的牽制低于一定值,有足夠的條件按照自身意愿改造生活環(huán)境的狀態(tài)。如果說經(jīng)濟獨立可以靠個人努力達成,那么生活獨立簡直就是一種幸運和恩賜??尤其是在社會保障體系不甚完善,人民生活壓力大危險系數(shù)高的當代中國。一個人一旦可以實現(xiàn)經(jīng)濟獨立和生活獨立,便有機會完成從環(huán)境的適應者到環(huán)境的創(chuàng)造者的角色轉(zhuǎn)變。當他建立起一套獨立的思維體系,有能力質(zhì)疑和驗證一切世俗中約定成俗的事物,就可以逐漸擺脫幼時來自父母和家庭的影響,按照自己真實的意愿行為和思考。但由上文中的條件描述可知,自由思想和獨立人格確實是一種奢侈品,所以事實上當今中國絕大多數(shù)的人都被自己的家庭深刻的影響著,而家庭又被這個社會深刻的影響著,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很少有人支付得起高昂的成本去完成獨立的思維體系,從而整個社會都無奈的顯現(xiàn)出子女對父輩各種模式的沿襲。在單親家庭中和暴力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兒童都被剝奪了大量的資源,在同樣的社會條件中他們要脫離父輩的模式就要付出更多的成本,所以從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上看他們出現(xiàn)問題的可能性更高。

 

【說法三】親密關系模式受父母影響

 

子女容易重復也有堅決不重復和父母婚姻模式相反的,重復的多,堅決相反的少?;橐瞿J秸f到底是親密關系模式。親密關系模式以什么為模板?小時候與媽媽(主要照看者)互動的模式。文鄒鄒點說就是:親密關系以依戀關系為模板。這是從依戀關系的角度解釋的。舉個例子,一個小孩子小的時候,ta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ta愛ta,ta也積極回應也愛著媽媽。ta在早年依戀關系中一直重復著“積極地愛”的模式。ta長大了在與伴侶互動中會如何反應呢,ta無微不至的愛對方。好,如果對方也是從小愛滿滿的,彼此相愛;如果對方從小缺愛渴望愛,一個提供舞臺一個愿意演出,這叫琴瑟和鳴;如果對方自小恐懼愛,可能就麻煩點了,怎么麻煩法是另一個話題??傊瑃a在親密關系(婚姻)中會堅持重復“積極地愛”的模式。從系統(tǒng)式家庭治療的角度解釋呢,就是認同??子女認同家長的生活模式(后面詳細解釋)。父母一直吵架,子女從小在吵架中長大,吵架的體驗是熟悉的。子女在自己的婚姻中吵架順理成章,溝通的方式就是吵架(當然這可能是潛意識默認)。子女在自己婚姻中遇到問題,自動啟動“吵架解決”程序。這是正向認同父母婚姻方式。認同有正向也有反向。我們會看到一家中幾個子女有的就用吵架這個自動程序進行溝通,有的就堅決不用。堅決不用吵架解決進行溝通的子女也是認同,反向認同,就是擰著,唱反調(diào)。那怎么也是認同呢,堅決不用吵架,就是時刻回避吵架方式,這也是跟吵架保持連接的,也是與父母婚姻模式相連接的,是認同。什么是沒認同呢,無所謂吵不吵,該吵就吵,能吵就吵不能吵就不吵,合時宜的吵自由的吵。一龍生九子,為什么有正向認同有反向認同的呢?也是另一個話題。有人說兩個人結(jié)婚不只是兩個人的事,每一對新人都是帶著自己的祖宗牌步入婚姻殿堂的?;蛟S這樣的說法,會讓有些人憤怒,那我們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在哪兒,我們后天的努力就一點用都沒有嗎?我的經(jīng)驗是,有,多大呢?我謹慎樂觀。

 

【說法四】內(nèi)在的兒童與父母

 

從客體關系上來說,早年的和父母的關系促成了你內(nèi)心中和外在客體的固有的關系方式。比方說父母是壓迫的,你內(nèi)在兒童就是順從或者是帶有攻擊性的。而父母的那種壓迫和強制也內(nèi)化成你內(nèi)在父母的關系方式。所以在你的家庭面對小孩的時候,那個強迫的父母就會站出來占有你,而你的孩子就會向當年的你那樣把這個角色接過來繼續(xù)扮演下去。當然不是說這種關系無法中斷,通過心理咨詢和反思,是可以通過移情或者領悟去修通這種關系方式的。

 

【說法五】這只是心理暗示的負面作用

 

我不太認同這種說法,雖然有概率上的問題,我發(fā)現(xiàn)人們自我設定和心理暗示的力量實在太強大,你說的這種問題,就是一種自我設定。對“相信星座”的人來說,如果星算說后半年天蝎座會旅行,我看某些人多半會跑去旅行,如果說下個月會有一定揮霍,我看多半大腦就會放松,然后去超市平時舍不得的東西,現(xiàn)在也似乎有聲音在說著,本月有揮霍的啦,于是眼都不眨的扔進購物車。倘若將我說成是水瓶,沒準我開始熱愛學習;倘若將我說成是天秤,沒準我開始主動的更均衡且熱愛生活,愛交際。如果周圍所有的聲音都在說,我真可憐,從小就有一個不幸福的家庭,則內(nèi)心總有聲音說,你真可憐,你有一個不幸福的家庭。大家可以對比一下,究竟有多少人是被自我暗示了?

 

【說法六】愛的渴求

 

我聽過一種說法更逗,說是在心理上,人們往往不是在追尋幸福和快樂,而是追尋一種缺失,你有暴力的父親,你很可能會對暴力的男人著迷。我想說,這不是坑爹嗎?其實,這種情況更不如說是尋求一種愛的渴求,因為,在成長過程中父母是我們生活中最直接無條件愛的來源,父母邊揍你邊告訴你,因為我愛你所以我才打你,這樣在潛意識里把愛與暴力連接,造成成年以后容易找到一個有暴力傾向的愛人。

 

【說法七】家族的系統(tǒng)動力

 

這源自海靈格的系統(tǒng)排列原理,一個人是處在一個家庭系統(tǒng)里,TA必然受到家族系統(tǒng)動力的影響,而秩序是根本的原因。我有可能會對家族里的某個人的認同,也許是父母,也許家庭里的其他人(注意,認同不是模仿,模仿是我與模仿對象是分割開的,我是自由地決定是否要模仿他;認同是無意識的,是身不由己的,甚至不知道自己置身在認同當中,所以在認同當中我對自己會有陌生感。)由于認同,我就有可能復制這個被認同者的命運。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父母是家族系統(tǒng)中愛的傳遞者,如果子女比自己的父母過的更幸福,就會有內(nèi)疚感,我們的內(nèi)在是忠實于自己的父母的,是無法被割裂的,就容易讓自己比父母過的更不幸,以便平衡或避免這種內(nèi)疚感,所以,要想超越父母,就必須要克服這種內(nèi)疚感才有可能獲得幸福。

 

鄭重的聲明:本網(wǎng)站中轉(zhuǎn)載的一切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覺侵權(quán),一定在第一時間刪除!衷心感謝原作者!

3

關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網(wǎng):?http://99yu99.com.cn

企業(yè)微博網(wǎng):?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網(wǎng):?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gòu)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委大廈1108室

溫馨提醒:為了保護當事人隱私,本版案例細節(jié)均經(jīng)過處理,請不要對號入座。


?相關文章

時間 : 2020-12-04
標簽 : ,,,,,,,,,,,,,,,,,,,,,,,,,,,,,,
分類 : E 親子家庭教育
評論 : 0條

= 14 +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