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接受孩子的行為-廈門心理咨詢

128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你不能接受孩子哪些行為?

 

孩子同樣一個行為,有時你能接受有時不能接受,這樣對嗎?“必須保持一致”是最易被父母們秉持的一個理念—–如果今天你對孩子的某種行為不接納,那么最好明天也不要接納,否則,你就是不一致。父母們常常會被提醒:這種不一致的做法,弊大于利。而且,你在周一允許的一些行為,如果在周五讓你覺得無法忍受,那么這種不一致也會對孩子有害。在早期的P.E.T.課堂上,這種理念非常盛行,而相信它的父母們也每天都努力去做到“保持一致”,在失敗時會深深自責與懊悔。但P.E.T.的觀點是:父母們的感受會有變化,在此刻可以接受的行為,在其他時刻他們有可能無法接受。有一位媽媽,她有著兩個攻擊性很強的孩子,她分享說,她在面對孩子們打斗時的感受其實每次都不太一樣。事實上,是否允許他們在我身邊打鬧取決于我的心情如何。有時,當我在做自己的事情,比如看報紙時,他們在我旁邊打鬧我也不在乎;但是,其他時間我就不希望他們在我身邊打鬧。他們能感覺到我的心情,如果發(fā)現(xiàn)我不太想看見他們在身邊打鬧,他們就會去別的地方。

 

當父母精力充沛或者正忙于自己感興趣的事時,3歲孩子敲打鋼琴琴鍵的行為是父母可以接納的。但是同樣的行為如果發(fā)生在父母很累而想小憩一下時,就不會被接納。有時,父母的接納范圍很大—–似乎孩子的任何行為看起來都不錯,他們幾乎沒什么事情值得父母煩心。有時,父母會覺得焦慮或心情低落—–這個時候,孩子所有的行為看起來都不太好接納。在這樣的日子里,孩子們會感覺到似乎自己做什么都不太被接納。多數父母的這條劃分線都會不斷變化—–這很正常并且不難理解。有時候,父母會有這樣的感受:“當我很疲乏、意志消沉時,我感覺自己效率很低,像個失敗者。通常,在這種狀態(tài)下,我就會發(fā)現(xiàn)什么事情都不對勁,工作總是做不完?!碑敻改競兞私獾竭@個行為窗口中的接納線會時不時地變動時,他們就可以更容易地接受這一現(xiàn)實—–自己只是一介凡人而不是神,是凡人就會有情緒波動的時候。他們也就可以更坦然地允許自己面對孩子時有不同的感覺,放下了“必須在任何時刻在面對孩子的行為時都要保持一致”的重擔。另外,還有兩個因素會影響到父母們的態(tài)度和行為:孩子的個性和所處的環(huán)境。

 

為何多子女家庭中的父母們會發(fā)覺自己無法一致性地對待每個孩子?我們必須承認,有些孩子的確就比其他孩子更討喜。蹣跚學步的孩子甲可能活潑好動、有很強的好奇心、想參與任何事情、在家里喜歡搞各種各樣的小破壞,而家中的另一個孩子乙則完全不同,他安靜、謹慎、做事小心仔細。家長面對這樣兩個類型完全不同的孩子,行為窗口自然會有很大的不同。我認識的孩子中,有些孩子的個性讓我很喜歡。對于這些孩子,我?guī)缀蹩梢越蛹{他們所有的行為??墒怯行┖⒆拥膫€性就會讓我很難接納他們所有的行為。那么環(huán)境又是如何影響父母的接納度呢?以同一位爸爸面對孩子的喧鬧游戲為例:如果這種游戲發(fā)生在庭院里,這是他絕對可以接受的,事實上,他也樂在其中;但是如果要換做發(fā)生在客廳里,他就會感覺沒那么好接納了。父母自己的情緒、孩子本身的個性和外在環(huán)境這3個因素決定了父母在面對孩子的行為時,他們的態(tài)度會不斷地發(fā)生變化。

 

“不一致原則”就是:我們的情緒會變化、每個孩子的個性也都不同,還有所處環(huán)境不一樣,這些讓我們不可能每時每刻都保持一致。理解了這個原則,我們的焦慮和愧疚感就會減弱。我們只是人—–作為人,面對孩子時,我們的感覺不會一成不變。認識到這一點,做父母就會輕松一些。此外,“不一致原則”還包括一個內容:父母沒有必要“統(tǒng)一戰(zhàn)線”。在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中,有一種認知讓父母們更加焦慮,即父母們在面對孩子行為時必須保持一致—–在孩子們面前,父母要結成“統(tǒng)一戰(zhàn)線”。這種認知不僅讓父母之間多了很多矛盾,同時也是讓父母覺得愧疚和有怨氣的原因之一。

 

一對父母分享了他們曾試圖努力維持“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經歷:我總是聽大家說我們必須保持一致,否則孩子們就會變得心理扭曲、不平衡。不過我的導師讓我們不必如此。反正孩子們不會買賬,因為他們根本就知道:兩個人不可能在任何時候都保持一致。對待我的兒子邁克時,我曾經努力地維護這個統(tǒng)一戰(zhàn)線。我總是說:你爸爸會這樣、你爸爸會那樣,你需要按照爸爸說的做。但是,這給我?guī)砹寺闊斔职植辉诩視r,我?guī)缀醪荒塥毩⒌貛椭~克解決問題,我總想先和孩子的爸爸商量。這種會損害親密關系的困擾應當盡量被消除。父母們應該獨自去和孩子建立關系而不是努力地維持統(tǒng)一戰(zhàn)線。這樣一來,父母們在面對孩子們的行為時就會沒有拘束,就可以從自己的立場出發(fā)解決問題。

 

心理咨詢預約:?0592—5515516

心理健康官網:?http://99yu99.com.cn

3

鄭重的聲明:本網站中轉載的一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原作者看到,如覺侵權,一定在第一時間刪除!衷心感謝原作者!


?相關文章

時間 : 2021-03-29
標簽 : ,,,,,,,,,,,,,,,,,,,,,,,,,,,,,,,,
分類 : E 親子家庭教育
評論 : 0條

= 13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