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戀父情節(jié)的秘密-廈門心理咨詢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淺談戀父情節(jié)的秘密
兒大要“避母”,女大一樣也應“避父”。如果非要說“女兒是父親上輩子的小情人”,那就讓它止于上輩子吧,這輩子還是當個“小棉襖”比較妥當。父女之間,進退有度,舉止得禮,親密恰當,才是對女兒最好的教育和保護。“女兒是父親上輩子的小情人”,也是指父女之間的感情往往更加深厚,父親在女兒的成長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比母親要更重要一些。
為什么這么說呢?
因為女兒對于異性的第一感受,往往就來自于父親。如果父親在女兒的成長過程中缺失的話,那么女兒往往會缺乏安全感,長大后很容易想找一個比自己大的另一半,而且容易在感情中變得卑微,極需要被關愛和呵護。男性在家庭中,既要扮演好丈夫,也要做好父親的角色。隨著女兒年齡的增長,一些動作和行為就要收斂一些,掌握好分寸,以免引起尷尬或者讓孩子心里留下陰影。相信有的父母從小會帶著孩子一起洗澡,或者是當著孩子的面換衣服,孩子小的時候可能這些行為并沒有什么,可孩子大了,有了性別認知后,家長就要注意了。因為自己一旦忽略了性別教育,那么傷害到的還是孩子本身。子女終究會長大,不再是當初那個需要自己給換尿布的那個小人人了。而在子女成長的過程當中,是一定要遵守“男大避母,女大避父”這一原則的,否則,很可能會對孩子的三觀產(chǎn)生負面影響。父女關系一旦越界,不是愛孩子的表現(xiàn),反而會害了孩子!
1)、讓孩子過早對“性”產(chǎn)生好奇,誤入歧途
一旦父女關系越界,長久以往很容易讓孩子對異性產(chǎn)生好奇心。久而久之,甚至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讓孩子誤入歧途。
2)、混淆孩子的“性別概念”,讓孩子不懂自我保護
如果女兒長期和父親親密接觸,進行各種各樣的親密互動:很有可能會混淆孩子的性別概念。讓孩子從小不知道“男女有別”,認為和異性都可以這樣隨意。如此一來,等孩子長大之后,很有可能會大大咧咧,不懂得自我保護,尤其是女孩子更容易遭遇到危險。
3)、容易讓女兒出現(xiàn)“戀父情結”,不利于孩子未來的幸福
除此之外,女大之所以要避父,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如果女兒長久的依賴父親,將來很有可能會出現(xiàn)戀父情結。對父親過于依賴或者崇拜,那么在她擇偶時或者以后的婚姻生活中,或多或少會有一些影響。比如她可能會拿自己的另一半和自己的父親做比較,一旦另一半沒有父親對自己般細心呵護的話,那么她很可能會有失望或者爭吵,從而不利于婚姻的維持,影響孩子未來的婚戀幸福。所以,女大避父是勢在必行而且是十分有必要的,最好在3歲后就開始慢慢“實施”。畢竟孩子在三歲之后,性意識就已經(jīng)開始慢慢的萌芽,如果到了合適的年齡還不進行避諱和相關的教育,所引發(fā)的后果也會是十分嚴重的。除了女兒之外,對小男孩的教育也是一樣,到了合適的年齡過后,也一定要經(jīng)歷一個兒大避母的過程,而且不論是女大避父還是兒大避母,都應該趁早進行,不能拖,否則孩子越大越容易出現(xiàn)偏差。
女大避父要趁早,這幾個雷區(qū)碰不得,快看你做到了嗎?
①女兒3歲之后,避免給女兒穿衣洗澡,拒絕各種私密接觸
②女兒4歲之后,避免嘴對嘴親吻,避免過分親密肢體接觸
③女兒10歲左右,避免各種過分親昵的動作
④日常生活當中,父親也要時刻注重自己的隱私和行為
你家孩子今年多大了?幾歲的時候開始“兒大避母,女大避父”模式的呢?希望家長們能夠合理的把握好這個度,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則,不僅不是愛護孩子的表現(xiàn),反而很有可能傷害到孩子的心靈甚至影響到孩子未來的幸福,你認為呢?
心理咨詢預約:?0592—5515516
心理健康官網(wǎng):?http://99yu99.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