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啃手指原因的背后-廈門哪里有好的心理醫(yī)生?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寶寶啃手指原因的背后
兒子蒙蒙出生馬上三個月了,最近發(fā)現(xiàn)他時常會將自己的小手放在嘴中吧唧吧唧啃個不停,而且還會發(fā)出特別大的聲音,感覺他吃手吃得特別香,讓我這個老母親一度以為沒喂飽他,甚至以為是餓了他一個世紀……
每當蒙蒙有這樣的行為時,奶奶總會在一旁說:“有經驗的鄰居說了孩子不能吃手”,順帶她便會把蒙蒙的小手從他的嘴巴里移開。我之前在瀏覽視頻時曾經無意間看到過這樣的視頻:寶寶吃手是正常的行為,在孩子小的時候,不要阻止孩子去吃手,家長需要做的就是幫孩子把手洗干凈,讓他注意衛(wèi)生,不要將細菌等臟東西帶入口中就可以。那么,究竟是鄰居說的對呢,還是視頻中的內容說的對呢?寶寶在吃手的時候,作為蒙蒙媽媽的我到底該不該阻止呢?我陷入了兩難的境地……的確,對于低齡寶寶來說,可能都會經歷這樣一個吃手的階段,有的家長會去阻止,但也有的家長會認同寶寶吃手這樣的行為,同時幫助寶寶快速度過這個時期。家長究竟要不要去阻止寶寶吃手呢?首先家長要搞清楚寶寶為什么會去吃手。
一般來說,寶寶吃手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緩解饑餓或者出牙不適
在媽媽肚子里時寶寶便具備吸吮能力,當他處于饑餓狀態(tài)但是媽媽沒有及時察覺去給寶寶喂奶時,寶寶為了緩解饑餓狀態(tài),所以就會將手伸到嘴里去吸吮。另外,低齡寶寶處于出牙時期,牙齦會比較癢,甚至還會出現(xiàn)紅腫脹痛的現(xiàn)象,這個時候寶寶會通過啃來緩解牙齦的不適,所以他便將小手放到自己嘴里。
感知、探索世界
羅尼?索蘭在《童年之謎:了解兒童內心世界的心理學指南》中指出:嘴(尤其是嘴唇)是滿足和調節(jié)的基本性感帶,也是探索之源。0-1歲的寶寶處在口欲期,這時的他們什么東西都想往嘴巴里塞。他們唯一認識世界、感知世界、探索世界的方式,就是通過嘴巴,所以時常他們會將自己的小手放在嘴里去感知、去探索。
缺乏安全感,進行自我安撫
寶寶在媽媽肚子里是被子宮包裹著的,溫暖,而且有安全感;當他出生以后,四周變成空氣,他是沒有安全感的。尤其是在寶寶餓了、困了、見到不熟悉的人或事以及睡覺中途醒來時,他們是很無助的。為了能夠獲得安全感,他們會將小手放在嘴中進行自我安撫,讓自己覺得有安全感。寶寶通過吃手來獲得滿足,讓自己覺得一切是可控的。孩子吃手可不是為了賣萌,背后有這幾點原因!
那么,針對寶寶吃手的問題,家長究竟該怎么做呢?廈門哪里有好的心理醫(yī)生?
做好寶寶的手部清潔工作
寶寶每天躺在床上,或者被家長抱在懷里。在寶寶與床或者家長的衣服接觸的過程當中,床上或者衣服上很多肉眼看不見的細菌會殘留在寶寶的手部。如果寶寶經常把手放在嘴里的話,這些細菌就會進入寶寶嘴里,這對寶寶的健康成長是非常不利的。家長要時刻關注寶寶的手部清潔,最好在每天早、中、晚都為寶寶擦拭或者清洗手部,確保寶寶手部干凈。
準備替代品并且做好消毒工作
寶寶在口欲期或者出牙期想要去啃手時家長要及時發(fā)現(xiàn),并且將準備好的替代品給寶寶,比如磨牙棒、咬膠或者安撫奶嘴等。當寶寶想要感知、探索世界,或者缺乏安全感想要去啃手時,家長可以用這些物品替代。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一定要注意物品的消毒,確保寶寶咬在嘴里的東西是干凈衛(wèi)生的。另外,在寶寶想要去啃手的時候,也可以給寶寶一些玩具。寶寶在手握玩具玩的時候也會忘記啃手,這樣就能夠大大減少他吃手的次數(shù)。
及時發(fā)現(xiàn)并滿足寶寶的需求
家長要及時發(fā)現(xiàn)寶寶釋放出的信號,比如說,在餓的時候或者困的時候,他會通過吃手來滿足自己。那么,這個時候家長就要判斷寶寶的需求并去滿足他。如果寶寶餓了,家長就要及時去喂奶或者奶粉;如果寶寶困了,家長就要及時的安撫寶寶入睡。通過及時喂奶或者及時安撫,寶寶的需求得到滿足,從而減少寶寶吃手的頻率。
家長要進行高效親子陪伴
家長如果發(fā)現(xiàn)寶寶有吃手的行為時,可以通過親自的高效陪伴來讓寶寶轉移注意力,從而減少吃手的頻率。比如,家長可以和寶寶互動做游戲;家長也可以和寶寶共讀繪本、兒歌或者古詩;家長還可以帶著寶寶一起學英文歌曲或者學英文單詞等。通過進行高效的親子陪伴,寶寶能夠有足夠的安全感,并學到很多知識。在這個過程中,他也就忘了去吃手。
文轉自:鮑秀蘭診室的博客
鄭重的聲明:本網(wǎng)站中轉載的一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覺侵權,一定在第一時間刪除!衷心感謝原作者
關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注心理健康(團體)15305020431
廈門心理咨詢-官網(wǎng):?http://www.xmxljg.com
機構地址:廈門市思明區(qū)湖濱北路世紀海灣巴黎樓19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