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話不直接說也會產(chǎn)生傷害

13

廈門心理咨詢、廈門心理醫(yī)生、心理專家郭瀟贏教授】 

 

心理專家:著名心理學教授郭瀟贏

 

心理疑問

 

1.你留意過他人說話的方式嗎?

 

2.你從別人的口頭語里能發(fā)現(xiàn)他有什么心理特征嗎?

 

3.你周圍有的人說話總愛兜圈子嗎?

 

4.你知道有的人為什么有話不直說嗎?

 

我們生活中肯定遇到過不少說話帶口頭禪的人,比如“也就是 說……”“你聽我說……”等,把這些語句連在一起都夠浪費很多口水的了,可是它們卻沒什么實際意義。也有些人說話總是喜歡繞個大圈子,可能是因為場合的緣故,也可能是在看人臉色說話。但是在人際交流中有話不直說,好像怕人不明白,又好像在解釋什么?這些語言在別人看來往往都是多余的,會讓人覺得啰嗦厭煩。還有的人對于自己的真正需求不直接說明,而是模棱兩可地表態(tài),然后故作從容地觀察別人的一舉一動。其實這些說話方式不僅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有趣的心理防御現(xiàn)象。

 

我們由于內(nèi)心安全需求,潛意識里會有一種自我防御的本能,但 是在與熟悉的人交際時,這種防御意識都會放松下來。而某些童年經(jīng)歷過負面情感,比如受傷、失敗等,或者性格過于內(nèi)向警惕的人,則會將這種防御意識通過日常語言習慣顯露出來。當然,除了經(jīng)歷、性格外還有其他原因造成這種說話習慣。他們擔心直接說出自己的需求后,對方會斷然拒絕,于是就想給自己“留一條后路”,先左右言他, 而不是直言不諱、直奔主題。心中的顧慮讓他們覺得這種語言上的防 御,避免受傷是一個不錯的辦法,于是形成固定的語言模式。

 

大多數(shù)人都會厭煩這樣的交流方法,而不是像有如此說話習慣的人想象中那樣無所謂。因為這樣的言語方式會使聽話者精神疲憊,并使溝通效率低下,說話者對彼此之間的真正需求缺乏透徹的認識。最后以至雙方的關系僵持難進,因為人們從迂闊的防御性語言里找不到 值得自己相信的東西。而說話者卻意識不到自己錯在哪里,并反思自己,走出困惑。他們大多時候都在自行端測,妄自臆斷,從而進一步促進了誤會的產(chǎn)生??晌:ψ罱K會落到習慣防御性語言的人身上,他們會對自己的需求變得越來越遲鈍,而人際關系中的碰壁也會使他們自尊心、自信心挫敗,并因此喪失生活的熱情活力。

 

雖然心理深處的防御意識不好覺察,但是它也會通過一些日常語 言習慣表現(xiàn)出來。只要我們認識到這些語言模式背后的心理,便能重新認識自己,避免這種說話方式影響我們的人際交往。

 

防御性溝通的語言模式中,常見的模糊口頭禪有“某某人說……”

 

“好的,但是……”“……就那樣”等。比如工作上自己有求于同事, 但是擔心對方怕麻煩,便不停地強調(diào)是某位主管的主意,自己只是幫忙傳話,可最終目的是要求同事配合自己完成任務。這種假借別人名義或總是習慣搬出別人的話及事例的人看上去就像是一個犯了錯的孩子,而他們之所以把要求、過錯都推到別人身上,其實是因為他們本身缺乏自信,怕自己的想法、要求不被接受,便做出什么判斷和行為都依賴于他人。這是他們不敢直接表達自己的需求,從而選擇借用別 人的話作為防御工具的表現(xiàn)。但是這種語言表達方式并不受人歡迎,對方會很容易就能分辨出你的真實意圖,并為你這種“借個幌子”的 語言模式感到厭煩。長此以往,必然會影響到你自己的人際交往。所以無論什么時候都要有自己的看法、觀點,尤其是在和朋友說話時,要想促進關系的發(fā)展,應該明確說出自己的需求,讓對方進一步了解你,這樣才能提高關系親密度,同時你還會發(fā)現(xiàn)自信心也提高了不少。

 

如果使用第二種語言表達方式,先肯定對方的要求,再含糊地表 明自己的拒絕之意,也會影響到人際關系的發(fā)展。你的本意是否認對 方的說法,但是為了不傷和氣,不直接表明拒絕,尤其是先肯定他的意見,會讓人空歡喜一場,等聽到你的真實意思后,勢必會容易心生抱怨,埋怨你不認同不早說,而且還會挑剔你的反駁理由、依據(jù)很缺乏說服力。所以當你想要拒絕對方的請求時,模棱兩可地回復不是對他人的禮貌和尊重,而是會給溝通設置障礙的白費周折,早點說出口絕對勝過你的含糊其辭。即使你覺得很難直接拒絕,但是如果不及時表明真實意愿,只會讓你更受困于他人所提的要求中。而上司對下屬,根據(jù)情境事件不同,就另當別論了。

 

再就是對什么都一副毫無熱情的姿態(tài),交流中總是無意識地反復回應“……就那樣……就那么回事”也會減少別人與你溝通交流的意愿,給人際關系發(fā)展帶來不好的影響。這其實是內(nèi)心對生活充滿了絕

 

望情緒,個人精神狀態(tài)極度空虛的表現(xiàn)。在這樣的心理影響下,當然會什么都看不慣又漠不關心,這樣的消極生活態(tài)度會反映在語言表達里,但是不積極的語言會反過來使你對生活更不感興趣。所以要想發(fā)現(xiàn)生活美好的一面,與人建立積極的人際關系,就要及時意識到自己 的這種語言模式,然后下意識地更改,主動調(diào)節(jié)自己的生活狀態(tài)。

 

還有一種防御心理作用下的語言表達現(xiàn)象,會成為人際關系的絆腳石,就是說話不清不楚,不分主次、語序錯亂。正常人在人多的時 候會出現(xiàn)這種狀況,尤其是在侃侃而談的人面前,說話更是卑微怯懦,其實不完全是因為緊張,而是心理上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表達什么需求,導致語言思維邏輯不受控制。對自己的需求沒有明確認識,但又困惑于別人怎么看待自己的看法,以至無法順暢說出自己的觀點,說話含混不清,也就很難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所以與人交流時,先想好 自己有什么看法,或想討論什么話題,整理準備好內(nèi)容后再付諸言語表達出來,最后靜觀對方的反應。交流中讓人聽清、聽懂你的話,是接受、理解你所表達內(nèi)容的前提。做好這幾個環(huán)節(jié),與人交談時你會越來越有底氣。

 

總之,沒有人喜歡和防御意識過強的人談話,因為警惕和懷疑的 心理會使人的交流變得復雜、不自然,讓談話的雙方都局促不安。尤其是想要推心置腹的一方,會強烈地感覺不被信任,并且也會產(chǎn)生自我防御的顧慮,致使本來簡單的人心都變得復雜莫測。并且難以敞開心扉的交流不僅溝通效率低下,而且是一件很耗費精力的事,談話的 雙方都會陷入疲憊的精神狀態(tài)。所以,明確自己真正的心理需求和觀點,不要用任何技巧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得模棱兩可。拐彎抹角地說話 只會讓對方聽著很累。對方一眼就能看出你有話不直接說的防御心理,只會對與你的談話感到排斥和厭惡。也許有時候我們真正的需求并不能通過直接、合理的表達來實現(xiàn),但是首先表明自己誠懇的交流態(tài)度,再通過耐心、融洽地溝通,在你的欲求正當合理、有一定雙贏點的前 提下,即使丟掉防御心態(tài)作為交際基礎,我們也能問心無愧、從容自 若地表達。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一門藝術,可對于怎樣與人交流,總是說來容易,行來難。其實,大多數(shù)人在與人交往時,有意無意中都有心理 防御機制。而這種警惕和防備是為了保護自己最脆弱的一面;或者因 為自己沒有明確的自我定位,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說什么; 還可能是害怕自己的看法遭到別人的否定。但是防御的心態(tài)只會浪費生命的效率,彼此的時間,阻礙正常的交流。有時,打開心靡,大膽地說出所想,才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所以走出心理防御的殼,在交流中誠懇地暢所欲言,是對對方的尊重,你也能從坦率表露自己的侃侃而談中,明確自己真正的需求,認識一個全新的自己。

 

 

 

 

 

咨詢熱線:0592—5515516

課程電話:15305020431

官方網(wǎng)站:http://99yu99.com.cn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fjxlzx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xmxlys

企業(yè)微博: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gòu)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委大廈1108室

廈門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gòu)(尊重您的個人私密,使隱私權(quán)得到充分的保障)


?相關文章

時間 : 2017-04-25
標簽 : ,,,,,,,,,,,,,,,,,,,,,,,,,,,,,,,,
分類 : G 學習力提升
評論 : 0條

= 15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