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失去的“暗時間”(下)

? ?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
? ? 另外,大腦開始一件任務的時候必須要有一定時間來“熱身”,這個時間因人而異,并且可以通過練習來改變。舉個例子,你看了一會書之后,忽然感到一陣無聊,忍不住打開瀏覽器,十分鐘后你想起來還要繼續(xù)看書,但要回復到當時理想的狀態(tài),卻需要一段時間來努力去集中精力,把記憶中相關的知識全都激活起來,從而才能進入“狀態(tài)”,因為你上了十分鐘網(wǎng)之后這些記憶已經被抑制了。如果這個“熱身”狀態(tài)需要一刻鐘,那么看似十分鐘的上網(wǎng)閑逛其實就花費了二十五分鐘。
如果閱讀的例子還不夠生動,對于程序員來說其實有更好的例子:你寫程序寫得正high,忽然被叫去開了一通會,寫到一半的代碼擱在那兒。等你開完會回來你需要多久能夠重新進入狀態(tài)?又或者,你正在調試程序,你已經花了二十分鐘的時間把與這個bug可能相關的代碼前前后后都理解了一遍,心中構建了一個大致的地圖,就在這時,呃,你又被叫去開了個會(:D),開完會回來,可想而知,得花上一些時間來回想一下剛剛弄清的東西了。
迅速進入狀態(tài)的能力是可以鍛煉的,根據(jù)我個人的經驗,至少可以縮短到3-5分鐘。但要想完全進入狀態(tài),卻是很難在這么短的時間實現(xiàn)的。所謂完全進入狀態(tài),舉個例子:你看了3個小時的書,或者調試了半個小時的程序之后,往往滿腦子都是相關的東西,所有這些知識都處在活躍狀態(tài),換言之你大腦中所有相關的記憶神經網(wǎng)絡都被激活了,要達到這樣一種忘記時間流逝的“沉浸”狀態(tài)(心理學上叫做“流體驗”),不是三兩分鐘的事情。而一旦這種狀態(tài)被破壞,無形間效率就會大打折扣。這也是為什么我總是傾向于創(chuàng)造大塊的時間來閱讀重要的東西,因為這樣有利于“沉浸”進去,使得新知識可以和大腦中與其相關的各種既有的知識充分融合,關聯(lián)起來,后者對于深刻的記憶非常有幫助。
要充分利用暗時間,不僅要能夠迅速進入狀態(tài),另一個很重要的習慣就是能夠保持狀態(tài)多久(思維體力)?!禩he Psychology of Invention in the Mathematical Field》上有一段關于龐加萊的思考習慣的介紹,很有代表性。龐加萊經常在去海邊休假或者在路上走的時候在腦海中思索數(shù)學問題,很多時候解答就在這些時候忽然閃現(xiàn)。雖然我和龐加萊是沒法比的,但是常常也在路上想出答案,這真是一種愉悅的體驗。
能夠迅速進入專注狀態(tài),以及能夠長期保持專注狀態(tài),是高效學習的兩個最重要習慣。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驗(包括我自己),工作了之后,要處理的事情一下多出了很多,不像在校園,環(huán)境簡單,生活單純,能夠心無旁騖地做一件事情而不被打擾。工作之后的狀況就是,首先需要處理的事情變多,導致時不時需要在多個任務之間切換;另一方面,即便能夠把任務的優(yōu)先級分配得比較合理,也難免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心中忽然想起另一件事還沒做的焦慮來,因為沒做完的事情會在大腦中留下一個“隱藏的進程”,時不時地發(fā)個消息提醒你一下,中斷你正在做的事情。
因此這里就涉及到最后一個高效的習慣:抗干擾。只有具備超強的抗干擾能力,才能有效地利用起前面提到的種種暗時間。抗干擾能力也是可以練習出來的,上本科那會經常坐車,所以我就常常拿著本大部頭在車上看,坐著看或者站著看都可,事實證明在有干擾的環(huán)境中看書是非常鍛煉專注能力的一個辦法:D 另外,經常利用各種碎片時間閱讀和思考,對迅速集中注意力和保持注意力都非常有幫助。記得很久以前TopLanguage上大伙曾經有次饒有興趣地討論“馬桶時間”的利用,包括在衛(wèi)生間放個小書柜。(估計很多同學心有戚戚焉吧:D)
關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15305020431
官方網(wǎng)站:心理健康 ◆?http://www.xmxljg.cn
官方網(wǎng)站:心理雞湯?◆?http://99yu99.com.cn
專家督導:心理輔導 ◆?http://weibo.com/fjxlzx/
專家督導:心理治療 ◆?http://blog.sina.com.cn/xmxlys
企業(yè)微博:心理詞典 ◆?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心理課堂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
公司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委大廈1108室
廈門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尊重您的個人私密,使隱私權得到充分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