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最不該說的話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教育孩子最不該說的話
我們都知道父母要以身作則,然而有些家長可能覺得“行為”很重要,卻忘了“說話”有時比“行動”更容易讓孩子有直接的感受。常常父母不經(jīng)意的一句話,卻嚴重傷害孩子的自尊,讓孩子失去自信,甚至讓他的未來蒙上陰影。好語如玫瑰,惡言如毒藤。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如果知道什么話該說,什么話應該避免,不僅能為孩子帶來夢想和希望,自己也能從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體會到教養(yǎng)的樂趣。
為了讓新手爸媽輕松掌握“該怎么教導孩子”的訣竅,贏在起點能力早教研究院通過多年家長咨詢累積的具體案例,告訴家長什么話“不該說”,又該如何“換個說法”,讓父母在育兒的過程中既“用心”體會孩子的感受,又“用腦”把握教育的真諦。
1.“你怎么就是學不會?”
家長困惑:“寶寶已經(jīng)上幼兒園大班,我覺得他學習能力比別的孩子弱:比如教他寫字,怎么教都教不會,以后上小學怎么辦?”
解讀:孩子的學習有階段性,就好比大動作的發(fā)展:先是頸部慢慢有力,接下來才能靠自己坐或爬。同理,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也需要循序漸進。不管是數(shù)字、計算、拼音還是書寫,都需要“學前準備”。拿寫字來說,手腕的力量、握筆的姿勢、對字形的觀察能力,都需要前期培養(yǎng)。在孩子沒有準備好的狀態(tài)下就開始練習寫字,操之過急的心態(tài)反而會造成反效果。在練習書寫前比較關鍵的是引發(fā)孩子對文字產(chǎn)生興趣,并通過肯定的贊揚讓他對學習新事物產(chǎn)生成就感。
老師支招:試試這樣說,“哇,這個字好有趣!你看到了什么?你覺得像什么……我們一起來“畫畫”看!”
2.“要我說幾次你才會記得啊!”
家長困惑:“把鞋子放整齊、把玩具收好…這些小事都不難,但不管我說幾次,孩子總是記不住。就算當下回答“知道了”,隔天還是忘得一干二凈。我該怎么辦?”
解讀:孩子雖然能“記住”,但確實也很容易“忘記”。對成年人而言簡單又輕松的事,孩子卻往往不愿意去做(或做不到)。這通常不是出于他們想偷懶,大多時候是真的單純的“忘記了”。從成人的角度來看或許有些不可思議,但孩子的大腦正處于發(fā)育階段,對于“記憶”這件事并不十分擅長?!坝洃洝狈譃槿齻€階段:第一階段是將資訊輸入腦中,第二階段是將咨詢保管在大腦,最后一個階段是將資訊取出。也就是說,讓孩子“想起一件事”,屬于第三階段。在幼兒時期,大腦的發(fā)育尚無法隨心所欲地調(diào)配記憶,因此會產(chǎn)生“經(jīng)常忘記”的狀況。
老師支招:試試用不斷重復的稱贊幫助孩子強化記憶:“記得把鞋子都擺整齊哦!”“鞋子都放好了嗎?真厲害!”“下次鞋子要放在哪里?對,真棒!”
3.“你到底想說什么?”
家長困惑:“寶寶不善表達,說起話來也很含糊。光聽他說話,就讓人很煩躁?!?/span>
解讀:幼兒和學齡期的孩子,在思考怎樣說話時,通常要花比較多的時間。在孩子躊躇著不知道怎么說的時候,爸爸媽媽常常會忍不住想要催促。需要明確的是,孩子說話的意義,不在于要表達的內(nèi)容,而是一種增進表達能力的練習,如果孩子不在自己的腦海中練習整理想法,就沒辦法順利用語言表達。父母就好比孩子身邊的“教練”,工作就是充當孩子的聽眾,包括動作和表情,都是讓孩子知道“你在聽他說話”的反應。
老師支招:試試在孩子說話的時候這樣回應“這樣啊…原來如此…然后呢?…慢慢說…真有意思”
4.“你整天只知道玩!”
家長困惑:“我兒子非常癡迷玩具車,不管在家、在幼兒園,只對車子有興趣。就連假期帶他出去玩兒,也是這樣。整天只知道玩車子,以后上學怎么辦?。 ?/span>
贏點解讀:不只是男孩,女孩到三、四歲左右也會開始喜歡卡通人物或芭比娃娃,甚至堅持只穿粉色的裙子。有的孩子喜歡玩具車,有的孩子喜歡研究昆蟲,而他們熱衷新事物的時間也不盡相同。有的孩子會在興趣上,發(fā)揮令成人都驚訝無比的集中力和持續(xù)力,而這種“熱衷于某種事物的體驗”,恰恰是今后具備“自主性”的必要元素?!白灾餍浴笔蔷邆洫毩⑷烁?,塑造個人價值的重要因素,幫助孩子充分了解自己的喜好,興趣和堅毅是他們找到未來目標、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的幫手。
老師支招:試試夸獎孩子的喜好:“你真的好了解?。∥抑赖亩疾蝗缒?,你真是恐龍專家!”
5.“都這么大了,還只知道哭!”
家長困惑:“我的孩子已經(jīng)上幼兒園了,滑滑梯的時候被插隊,或者和小朋友打招呼沒有得到回應,這些小事都會讓他/她哭哭啼啼。這樣下去真為他/她擔心啊!”
解讀:哭泣在精神層面上,有著十分必要且正面的意義。一般人大多認為,不夠堅強、處于弱勢的人才會哭。但另一方面,愛哭的孩子通常情感比較細膩,擁有比較多的感性??奁请y過或憤怒等情感的具體表現(xiàn),也是發(fā)泄的一種渠道。試想一下,一個人痛苦或悲傷時,如果哭不出來,是不是非常郁悶呢?有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可能因為害怕被大人責備,聽到“長這么大了還哭”這樣的話,還強忍著當下的情緒,內(nèi)心不知有多壓抑呢。
老師支招:試試理解孩子哭泣的原因,并表達出共鳴“很難過對不對?很傷心吧?”允許孩子用眼淚抒發(fā)情緒,并幫助他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他們很快會打起精神的。
6.“我很忙,等一下再說!”
家長困惑:“不管在我做家務還是工作的時候,孩子總是不停地叫媽媽,似乎有說不完的事。雖然我也知道要看見他的需求,但是情急之下總是會說媽媽很忙,等一下再說。有沒有更好的回應呢?”
解讀:為什么在特別忙的時候,孩子偏偏要跑來和你說話呢?這可不是因為他們不會挑時機,而恰恰是因為孩子在你忙碌的時候,會覺得“爸媽好像很忙,根本不想理我了!”很多時候就是出于這樣不安的心理,才會在特別忙碌的時候找你說話,或是闖禍試圖吸引你的注意。成人在生活中,有許多重要的事情需要處理,“等一下”這句話并不可怕,怕的是爸爸媽媽忽略了孩子的感受,覺得他們無理取鬧。因此,父母應該遵守和孩子的約定,在忙完手頭的事務后為孩子空出可以慢慢聽他說話的時間。如果不能做到,長此以往“等一下再說”,會喪失孩子對你的信任和傾訴欲。
老師支招:試試和孩子說明原因“媽媽現(xiàn)在在做飯,二十分鐘以后再聽你說哦”并遵守諾言“對不起,剛才媽媽在忙,你要和我說什么呀?”
關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網(wǎng):?http://99yu99.com.cn
心理健康網(wǎng):?http://xmxljg.com
企業(yè)微博網(wǎng):?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網(wǎng):?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委大廈1108室
廈門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尊重您的個人私密,使隱私權得到充分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