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題型與答題的方法(上)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小學語文題型與答題的方法(上)
小學閱讀的重點是培養(yǎng)對語言文字的感受理解、積累和初步的運用能力。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了小學語文的閱讀題型以及答題方法!希望小朋友們以后再也不怕做閱讀題。
小學語文閱讀理解考察的內容包括:
1、理解加點字、詞,體會句子的含義
2、概括文章(段落)的主要內容
3、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
4、對文章關鍵人物的評價以及系生活實際談感受等。
要在閱讀上有所突破,首先要培養(yǎng)習慣,讀懂文章后再動筆。
“讀懂文章”:讀完文章后
1、要知道這篇文章寫的是什么?寫人還是寫事,寫景還是寫物?
2、作者寫這篇文章是要表達某種情感還是說明某個道理?
3、我能概括出文章的內容。
4、我能用幾個詞語說說主人公的品質或心情。
5、文章的題目是想表達什么?是主人公,還是主要內容,還是中心。題眼很重要,不能放過。
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加點字、詞
1、聯(lián)系上下文解釋詞語
例如:瞻前顧后。所謂“瞻前顧后”具體是指聯(lián)系文章前后文的句子明確詞義,在具體語境中揣摩詞義的變化,用自己最通俗的語言表達出來。
答題方法:應先答出本來意思,再答出在文中的意思。
解釋詞語的方法有很多,找近、反義詞;抓住關鍵詞解釋等。
2、直接理解加點字、詞,表達作者什么感情?
舉例:《梅花魂》中祖父“輕輕地用刀片刮去,慢慢地抹”這幾個詞體現(xiàn)了什么?/在文中有什么表達效果?/你如何理解這幾個詞?
方法:解釋字、詞在句子中的意思,結合文章中心。
3、加點字、詞換成另外的字、詞,好不好?
4、加點字、詞刪去,好不好?
方法(3、4):表態(tài),解釋原字、詞的意思,在句子中有何表達效果,換(刪)有何效果,所以不能換(刪)。
例如:“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綠”字用得很好,可不可以將它換成“吹”字?為什么?
答:不可以。(表明態(tài)度)“綠”在文中是作為動詞,有“吹綠”“染綠”的意思,(解釋字的意思),更能體現(xiàn)春風所帶來的生機(在文中的作用和表達效果),而“吹”只是表示春風的動作,如果換了就不能體現(xiàn)這種生機,所以不能換。
理解句子的含義
1、你怎么理解“……”這句話?
談談自己讀句子的體會——字面+中心,所謂“字面+中心”指的是,先理解句子的字面意思,解釋句中的關鍵詞語,連詞成句;聯(lián)系文章前后的內容來解釋句子,聯(lián)系文章中心來理解句意,作者寫文章的目的是表達自己的情感,或者說明一個道理,希望與我們達到共鳴,我們要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來談體會。
方法:從文中理解,把文章中的這句話用最通俗的方法再說一遍,可以給這個句子換說法,也可以給這個句子作解釋。然后根據(jù)文章的中心再理解句子,說出自己的看法,最后可以聯(lián)系生活再說說。
舉例:《竊讀記》中國學老師說的話“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比绾卫斫膺@句話?
成長需要物質和精神都有保證,吃飯保證了我們在身體健康方面的成長,而讀書保證了我們的精神方面也會成長,二者缺一不可。
2、劃線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辭方法?表達了什么感情?(也可問你印象最深刻的句子)
方法:確認修辭手法+修辭本身的作用+結合句子語境
比喻、擬人: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例:小溪唱著歌,歡快地跑向了遠方。
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小溪的水聲悅耳,充滿生機活力。
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對點明主旨起強化作用等;強調了+對象+特性
例: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強調了萬事萬物都有再來再生的時候,從而更強調了時光的匆匆和珍貴。
3、劃線的句子用了什么表達方式?表達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方法:記敘、抒情、描寫(細節(jié))、議論、說明+表達了中心思想。
細節(jié)描寫:也有可能是突出了關鍵人物的某種特點和品質。(見下文關鍵人物的評價)
4、劃線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開頭:很可能是文章的中心句,一般起到總起全文(統(tǒng)領全文)的作用。
中間:一般有承上、啟下、承上啟下等作用。
結尾:總結全文,點明中心。
關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網:?http://99yu99.com.cn
心理健康網:?http://xmxljg.com
企業(yè)微博網:?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網:?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委大廈1108室
廈門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尊重您的個人私密,使隱私權得到充分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