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與孩子溝通交流?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gòu):如何正確與孩子溝通交流?
在家庭環(huán)境里,如果家庭成員之間沒有溝通,整個家庭氛圍就會充滿緊張和焦慮,也正是因為缺少了溝通,親子之間才會有了更多的不愉快。很多父母都抱怨自己無法和孩子進行溝通,很多孩子也經(jīng)常會說和父母沒有共同語言?!把獫庥谒?,父與子、母與女這種父子和母子關(guān)系是世上最親近的關(guān)系,是任何關(guān)系所不能替代的??墒?,很多問題的產(chǎn)生也恰恰因為這種親密關(guān)系。當下,父母與孩子之間存在著一種微妙關(guān)系——我們以為熟悉、卻又陌生的親密關(guān)系。
溝通對于家長與孩子來說從不是易事
2018年,一檔有關(guān)少年、校園的電視節(jié)目《少年說》,因其獨特的互動方式在網(wǎng)絡(luò)上引起了不小的話題討論,開播以來每期都能登上微博熱搜榜。節(jié)目組走進全國各中小學校,讓心中有話想說的孩子,登上學校的高臺,吶喊心聲。
親情是最容易讓人感性的,如何處理好親情的關(guān)系,其實是大部分人既想問又不好意思問的話題?!渡倌暾f》中學生高喊的每一個“槽點”都反映了自己在成長過程中的尷尬處境,都是真實的教育問題。而其中暴露出的最大的問題,是孩子在和家長溝通的過程中,幾乎得不到平等對待和尊重。節(jié)目中的真實對話也賺足了觀眾的“淚點”,這也將大部分父母與孩子面對的溝通問題赤裸裸的擺在了大眾面前。
女孩在臺上講述了自己的經(jīng)歷,吐槽媽媽:別人家的孩子永遠是滅霸般的存在,自己的努力卻總不能被看到。對此,母親的回應(yīng)是孩子需要“打擊教育”,說女孩的性格不打擊會很飄,孩子哭泣著說辯駁。而母親依舊自顧自地在臺下講著學習方法、學習技巧之類的大道理。還有一位女孩在臺上帶著哭腔問媽媽:你是不是不愛我了?我們很少有機會能說話。你和別人可以聊的很開心很久,和我卻總是三五句。還有個孩子說:印象中,爸爸媽媽從來沒有陪我一起過過生日……
最讓我動容的是一個女孩在天臺上哭訴媽媽偏心,有一次吃飯,只有一個雞腿,當時母親的第一反應(yīng)是叫弟弟來吃,這件事對她影響很大,有相同遭遇的孩子不止她一個,還有個孩子說:自己有一個小六歲的妹妹,也是懂事的年紀,但每當妹妹犯錯后,父親都會不分青紅皂白的過來教訓(xùn)自己,這讓自己感到非常的委屈。兩位家長聽到孩子的陳述后紛紛表示,并沒有意識到這樣的小事會對孩子有如此大的影響。
“勇氣臺”的吶喊,正如多棱鏡般再現(xiàn)著多樣的現(xiàn)實。但不可忽視的是:絕大多數(shù)父母忽視與孩子的情感溝通,但如果在溝通時內(nèi)容和方式出錯,問題也只會越來越嚴重。
良好的溝通=拒絕做“隱形父母”
許多家長與孩子的日常溝通經(jīng)常就是圍繞著學習,只談成績,不談感受,忽略孩子的精神世界。其實,現(xiàn)在的孩子們有想法,有主見,有很多生活中的問題想與父母溝通,可是存在障礙。
首先,想要突破障礙,父母們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和時間,與孩子培養(yǎng)親密感,有父母的陪伴是件幸福的事?!?017中國家庭親子陪伴白皮書》的數(shù)據(jù)顯示:父母陪伴孩子的時候,有47.6%的家長會“兼職”做家務(wù),38.4%的家長會經(jīng)?!翱磁笥讶?、刷微博”,49%的家長在陪伴時從不參與孩子正在做的事,而是選擇旁觀或忙自己的事。如果這種陪伴只是“同在一間房子”、“他玩他的,我做我的”,那么陪伴也只是形同虛設(shè)。
其實,與孩子日常的溝通并不一定要花大把的時間,重要的是給孩子高質(zhì)量的陪伴。比如,在交流時,給孩子關(guān)愛的眼神,這是傳達愛意的重要方式。即使在走路、逛街、出行中,如果能將精力全部放在孩子身上,與孩子互動,關(guān)注孩子的情緒,也是精心的陪伴。流于形式的陪伴并不能拉近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距離。而且從節(jié)目中也可以看到“二胎”是一個高頻詞,這一現(xiàn)象現(xiàn)在成為中國家庭的普遍問題,如何在兩個孩子之間平衡和調(diào)和心理,父母必須認真學習。
其次,家長們要意識到陪伴其實是為了能夠讓孩子能夠敞開心扉,向家長真心訴說自己的苦惱或無助,不要在與孩子有前期的互動后就滿足于現(xiàn)狀,認為只要把孩子的生活照顧好,再讓他參加一些興趣班、補課班,學校的事情交給老師就行了。在孩子的生活及學習過程中需要家長引導(dǎo),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煩惱,童年里父母嘮叨、批評和壓力,即便過去多年仍然能引起共鳴,但還有一種悲哀是“無從吐槽”。
相比拿出更多時間去陪伴孩子,更寶貴的,是建立與孩子心靈上的溝通,鼓勵孩子表達看法,互相溝通彼此的觀點,給予他認可?;ハ嘈湃?、互相依靠、互相學習和成長。家長的寬厚和包容,是孩子成長最好的氛圍和榜樣。最后,希望家長們知道的是:“數(shù)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在挫折面前,來自父母的鼓勵,能讓孩子不再懼怕,甚至越挫越勇!節(jié)目中“為什么我的努力你從來看不到”,這句扎心的話讓我們看到了被別人家的孩子所支配的恐懼。家長們對自家的孩子吹毛求疵,對別人家的孩子充滿贊許。這種比較會直接導(dǎo)致孩子的自信心下降,缺乏前進動力。如果在成長過程中,持續(xù)接受這種所謂的“打壓教育”,可能會讓孩子一生都處于自卑和自我懷疑。
我們也明白,家長只是想給孩子創(chuàng)造競爭氛圍,激勵孩子??墒潜磉_出來的往往就是,你不如別人。其實,鼓勵也是一種激勵。在成長過程中,孩子需要榜樣,需要引導(dǎo),需要被接納和認可,找到自己的閃光點和前進動力,而不是否定式的打壓。家長積極的態(tài)度、表情和語言,會將隱含的期望傳遞給孩子,激起孩子更大的熱情去向父母期望的方向靠攏,使期望成為現(xiàn)實。
關(guān)注心靈健康(預(yù)約) 0592—5515516
關(guān)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dǎo))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網(wǎng):?http://99yu99.com.cn
心理健康網(wǎng):?http://xmxljg.com
企業(yè)微博網(wǎng):?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網(wǎng):?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gòu)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guān)委大廈1108室
廈門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gòu)(尊重您的個人私密,使隱私權(quán)得到充分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