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電子產(chǎn)品(上)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孩子沉迷電子產(chǎn)品(上)
都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在這點上,父母都很關心。于是花昂貴的錢上早教機構成為了父母的選擇。早教是個大話題,圍繞它展開的話題太多,你覺得花錢上早教,省心還是麻煩?最好的早教在哪里?要教孩子什么?帶著這些疑問,我們邀請教育專家探討出早教真相。
早教話題調查
你是否認可早教這個概念?你是否認可早教這個概念?
你覺得花錢上早教省心還是麻煩?你覺得花錢上早教省心還是麻煩?
早教一詞從何而來?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副研究員博士高瀟怡認為,早教這個詞更像是我們中國人翻譯過來的,捑倒是更愿意用“兒童早期發(fā)展”來表達,指的是機遇兒童早期發(fā)展的相關理論,對兒童進行有針對性的、適宜的教育。
省心派代表:朵朵媽媽
朵朵媽媽 媒體人朵朵媽媽 媒體人
我們家人一直很重視孩子的早期教育,朵朵2歲左右的時候,我給她報了一個早教班。我明顯地看得到了孩子的進步。朵朵入園很順利,沒有其他小朋友哭鬧的表現(xiàn)。第一天接她放學時,朵朵居然對我說:媽媽,我還要在幼兒園玩一會兒。我覺得這些都和孩子上早教有一定的關系。
快問快答
Q:孩子大了,喜歡看ipad,用它玩智力游戲,這樣可以作為早期教育方法嗎?
A:iPad是近十年迅速發(fā)展的一個事物,它的設計非常豐富,內容也很形象化,能夠給孩子帶來一些不同的經(jīng)驗、不同的世界。但現(xiàn)實中的玩耍跟玩ipad,給你思維的影響是不一樣的。比如有一杯水,它非常燙,你一摸很燙,這是有直接的經(jīng)驗。但是在ipad上面,無論它多么豐富,聲光電無論多么誘人,但是它是一個虛擬的。所以,現(xiàn)實中的經(jīng)驗是pad所取代不了的。
玩iPad建議:
0—2歲的小孩,不接觸這些電子產(chǎn)品。
2—6歲的小孩,一次玩15分鐘,可以分成幾次玩。4歲以前仍然是強調有家長陪伴或者是同伴一起玩。4歲以后玩,同時玩的游戲不要多于3個。
麻煩派代表:七月媽媽
七月媽媽 政府人員七月媽媽 政府人員
自己帶七月時,我經(jīng)常不知道和一個這么小的小孩在一起怎樣學習、交流,所以就參加了早教機構,考慮讓早教的老師去教,因為畢竟是專業(yè),可以用科學的方式啟發(fā)孩子。可一想到好不容易有的周末的幸福時光,全搭在送孩子的路上了,上課1小時,路上3小時,真心有些花錢找罪受的感覺。
快問快答
Q:對于早期教育,孩子一定要去報早教班嗎?
A:我看到的很多父母花了很多錢,報了很多班。父母覺得這是最好的,孩子就一定得到最好的發(fā)展,這是不對的。我曾經(jīng)見一個好朋友,他想增強孩子體質,就給孩子在國家體育中心請了一個游泳老師,讓孩子學游泳。學費特別貴,但是他說孩子竟然不想學,他也非常生氣,孩子也很委屈。報早教班沒有什么對與錯,但是有個前提,看他是否有興趣。父母得需要了解在這個階段孩子有什么樣的需要,你給予他才是最好的教育。
揭密早教的真相
父母對孩子的早教彼此不能取代
爸爸媽媽的教育彼此不能取代,各自有各自的作用。作為媽媽,她的語言性比較強。而且她的關注點比較強調生活性,這就是媽媽的優(yōu)勢。爸爸運動性、活動性比較強,再有男男性擅長理性思維、抽象思維、邏輯思維,這是他的優(yōu)點。從男性、女性的特點上來說,父親、母親在早期教育方面彼此不能取代。
同伴在早教中不可或缺
父母是父母的作用,同伴是同伴的作用,是不一樣的,也是取代不了的。跟同伴之間的玩耍,因為每個小孩都是一種思維方式,而且他們是同齡人,也非常接近,也是能給孩子帶來一些思維上的影響。
提供豐富的文化資源很重要
爸媽給孩子提供豐富的文化資源很重要,不一定說我一定花了多少錢,買一些書刊、必要的玩具。所謂的文化,一個是氛圍,爸媽在家庭營造的學習氛圍,或者是融洽的精神氛圍。文化資源就是,爸媽多帶孩子去見識自然,稍微大一點,去看兒童劇、去博物館、科技館,這些都是早教非常好的形式和去處。
明星爸媽如何做?
馬伊利:大家希望讓孩子的大腦、身體、技能得到良好的發(fā)展,但千萬不要忘記,家庭才是最好的早教中心,父母才是孩子最初的老師。
李嘉欣:兒子在腦部發(fā)育期,就先接受了日本傳入的“七田式教育”,此外,他還學繪畫及手工藝,培養(yǎng)創(chuàng)意,還學習中文、英文、西班牙文及法文等多國語言。
劉愷威:女兒聽到音樂就能起舞,我覺得她的音樂細胞應該是我們家里最強的,我個人最遺憾的是沒有學會一門樂器,如果她以后會樂器的話,可以借此抒發(fā)心情,很不錯啊。不過并不會將自己的愿望強加在女兒身上。
結論:比起坐在家里看電視、玩IPAd或者早早去上早教班,讓孩子在大自然或是生活中接受滋養(yǎng),是最經(jīng)濟卻效果最佳的成長方式。孩子過早地學習識字、交際、科技等等,也許這樣的努力能為孩子帶來一些先機,但是如果引導太快、太早,往往適得其反,冒很大的風險。希望通過我們共同努力,讓孩子更好地成長,讓父母更有自信地養(yǎng)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