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滿足的方式方法(下)

16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延遲滿足的方式方法(下)

 

厘清了對延遲滿足能力內涵的一些誤區(qū)之后,不得不說這項能力的培養(yǎng),主要在于孩子與父母相處的各種細節(jié)。以下有一些研究人員給出的建議,對家長或有幫助。

 

1、信任

 

信任,是培養(yǎng)的關鍵詞。羅切斯特大學的塞萊斯特·基德等人,在2013年就對信任這一關鍵點進行了研究。他們給參與實驗的孩子分成了兩組——可靠承諾組與不可靠承諾組。他們用蠟筆對這兩組進行了“棉花糖實驗”,不可靠承諾組在最后并未兌現(xiàn)承諾,而是對孩子道歉,并勸他們使用最初的那套蠟筆;相反,可靠承諾組會獲得預設的禮物。隨后,兩組人員再次進行真正的棉花糖測試。結果令人驚訝:那些第一次受騙的孩子,平均只等了3分鐘就開始吃棉花糖,而經歷過可靠反饋的孩子,平均等待時間達到12分鐘之長。在不可靠的小組中,14名兒童里只有1位等待了15分鐘,而在可靠的情況下,這個數(shù)量增長到了9位。組織者之一的阿斯林表示:“這個結果難以置信,最初我們設想承諾可靠與否只會產生1分鐘左右的差異。”顯然,孩子們對未來的回報十分敏感,越是不可信的環(huán)境,他們越在意當下利益。這就要求家長有諾必達,避免被孩子打上“不可靠”標簽,導致延遲滿足力的培養(yǎng)本末倒置。

 

2、主動與被動

 

米勒和蕾切爾曾就延遲滿足的“主動與被動性”進行了研究:當孩子覺得“自己掌控延遲過程”時(他能隨時停止延遲),那么其延遲的意愿會更強;相反,如果發(fā)現(xiàn)“他人掌控延遲”(自己處于被動狀況下),那么延遲意愿就會大幅減弱。所以,家長們可以盡量減少主觀的命令,少用“我覺得”,多用“你選擇”。

 

3、物品特性

 

貝格雷和莎茨基于2011年,研究了物品特性對孩子延遲滿足力的影響:越是珍貴、越不常見的物品,那么孩子的延遲滿足時間就越短,即他們很難克制想要獲得的欲望。這或許能從側面證明,為何從表面上看,家境較好的孩子延遲滿足能力更強。當然,這并非指延遲滿足能力是被客觀經濟水平所決定,而是指孩子是如何體驗家庭與財富之間的關系的。舉例來說,如果一個來自富裕家庭的孩子,體驗到家長對物質的態(tài)度是苛刻與匱乏的,而另一個來自普通家庭的孩子,體驗到家長對物質的態(tài)度是滿足與自在的,這兩個孩子會發(fā)展出的延遲滿足能力很可能會是不同的。對于家境普通的家庭而言,處理好這樣的關系可以依據(jù)這三點進行:

 

一、是幫助孩子區(qū)分欲望與需求;

 

二、是接納孩子圍繞“不可得”的感受,比如買不了頭等艙,不代表不能向往和談論頭等艙與經濟艙的區(qū)別,表達愿意努力掙錢買頭等艙的意愿;第三是,幫助孩子看到物質以外還存在許多無價但珍貴的東西,比如健康,自由,親情等等。

 

4、合理等待

 

棉花糖實驗的發(fā)起人沃爾特,強調了合理等待的重要性,并給出了具體方向:合理的等候時間與截止點。首先,告知孩子一個明確合理的等候時間,有利于其明確目標,權衡利弊。當孩子確認這一選擇有價值,等待有結果之后,他們堅持下去的意愿會更加強烈。其次,截止點也要合理。小任務的等待可以設置在5-15分鐘,大任務可以割裂成小任務進行。盲目布置大任務,會讓孩子由于目標過遠,喪失等待的動力。當然,完成大任務后的獎勵,也可以是適當增加,以資鼓勵。

 

“延遲滿足”的反思

 

不過,在社會廣泛追求培育孩子延遲滿足力的同時,我們或許也需要停下腳步,站在孩子的立場,來看待延遲滿足這件事。

 

1、壓抑孩子的需求是否必要?

 

沃爾特與多倫多大學的心理學教授珍妮特,用“冷與熱”的交替,來歸納心理控制的變化。“熱系統(tǒng)”,是指內在的沖動與需求,“冷系統(tǒng)”,是指人的理性情感。他們認為,這兩種系統(tǒng)都是必要的,因為它們即對立又統(tǒng)一,幫助我們反思自身行為及其后果。如果家長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而經常性打壓孩子的需求,或許會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愿望是不被重視的,是不值得的。對于真正成熟的人格而言,需要一定的靈活度,既滿足自己,又能符合社會要求。缺少了沖動與即時的渴望,獨留理性的孩子,真的會是家長想要的嗎?

 

2、當代少年真的經不住誘惑?

 

隨著電子設備與游戲的普及,相信不少家長渴望培養(yǎng)孩子延遲滿足力的初衷,都是讓其更具定力,脫離誘惑。但當代孩子的意志力是否真的若不經風?美國心理協(xié)會一項對棉花糖實驗的復制實驗,或許能讓家長放下焦躁的心。參與研究的明尼蘇達大學博士斯蒂芬妮(Stephanie M.Carlson)說:“雖然生活在一個即時滿足的時代,所有東西都可以通過智能手機或互聯(lián)網獲得,但如今的孩子比起上世紀60年代和80年代的孩子,其延遲滿足時間更長、能力更強。”實驗結果顯示,新千年的孩子,其平均延遲時間較60年代同齡的孩子多出2分鐘(達到了10分鐘),比80年代同齡的孩子多出1分鐘。斯蒂芬妮認為,這可能與家長們對早期教育重視度的增加,以及新科技革命產生的數(shù)字技術能培養(yǎng)孩子抽象思維有關。可以明確的是,在社會發(fā)展的同時,我們的孩子也在不斷進步。因此,如果對“延遲滿足”教育存在巨大的焦慮,使得孩子的內心需求從未占據(jù)主導地位,家長們恐怕會覺得難以忍受孩子緩慢的發(fā)展。年幼的孩子在他們看來,像是一臺漏洞百出的機器,不修修補補就無法運行。與其焦慮于孩子的各項能力達不到預設,不如將視線轉向自己。當家長自身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內驅力等也都更充實飽滿的時候,孩子也將會更加受益,并學到更多。

 

鄭重的聲明:本網站中轉載的一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覺侵權,一定在第一時間刪除!衷心感謝原作者

 

3

關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網:?http://99yu99.com.cn

企業(yè)微博網:?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網:?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委大廈1108室

溫馨提醒:為了保護當事人隱私,本版案例細節(jié)均經過處理,請不要對號入座。


?相關文章

時間 : 2020-07-09
標簽 : ,,,,,,,,,,,,,,,,,,,,,,,,,,,,,,,,,,,
分類 : E 親子家庭教育
評論 : 0條

= 6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