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歲不要迷茫(中)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二十歲不要迷茫(中)
人生是靠感知的,如何規(guī)劃呢?職業(yè)生涯是靠機遇和摸索的,如何設計呢?而規(guī)劃如何成功,更是無稽之談。丹青老師28歲登上去美國的飛機時,如何規(guī)劃自己此生要成為對公共領域發(fā)言的學者名流呢?他只是喜歡畫畫,就畫,一筆筆的畫;秦暉老師15歲下鄉(xiāng)插隊時,認為自己這輩子就待農(nóng)村了,如何“立志成為中國思想界的標桿”呢?他只是喜歡閱讀,就讀,一本本地讀。如果我四五十歲時有機會受邀到年輕人中去開個講座,一定要叫做“我的人生無規(guī)劃”;如果我混得灰頭土臉,在世俗意義上是個無人問津的盧瑟呢?那我就跟自己的孫子吹吹牛逼講講“無規(guī)劃之人生”中好玩兒的故事唄。
四、誰也無權告訴你該怎么活
如果你時常參加中國大陸的思想人文類沙龍,哦不,或就是普遍的名人講座。在提問環(huán)節(jié)你幾乎很難錯過一個問題,“XX老師您好,請問您對當代年輕人有什么看法和建議?”據(jù)一些講演者眾口一詞抱怨,這幾乎是最令他們反感、厭倦的問題。或許連提問者自己都很難意識到,這個愚蠢的問題潛藏著一個不易察覺的心理成因:請告訴我們?nèi)绾尾拍芟衲粯映晒?、出人頭地。不然呢?如某位學者所言,一個年輕人懇請一個老東西教自己如何面對新鮮世界。荒唐嗎?丹青老師說,愛干嘛就去干嘛,關我什么事?你們好不容易生在一個可以自由選擇的時代,卻還想讓別人指導你該怎么活。當真連自己喜歡做什么,該如何活都不知道么?想贏怕輸罷了。該做些什么、走什么樣的路,難道不是循著內(nèi)心的聲音一步步摸索、試錯出來的嗎?走岔了,就退回來;走得急,就緩一些。時不時停下來想想,望一望,琢磨琢磨,再繼續(xù)走。怎么可能不摔跟頭呢?怎么可能諸事順利呢?怎么可能有條一馬平川叫做“成功”的路供你走呢?不多試錯幾個怎知自己跟什么樣的人處得來呢?同理,不多嘗試一些怎知自己喜歡什么不適合什么呢?
正如丹青老師給賈樟柯的書寫序,“我們都得一步一步救自己,我靠的是一筆一筆地畫畫,賈樟柯靠的是一寸一寸的膠片?!鼻嗄耆说倪x擇就如整個國家急功近利的寫照,“先污染后治理”,先成功后成長,先找工作再找興趣,先出人頭地再尋找自我。某位職場中的朋友抱怨,自己在工作崗位上迷失了困惑了。不知自己到底適合這份工作嗎?我問,你到底喜歡做什么?他嚅喏半天,說不上來。有的明確表示,我不喜歡自己的工作。那么我該去報個拉丁舞班嗎,去報個吉他班嗎?
從事并非自己志趣的職業(yè)問題并不大,業(yè)余時間發(fā)展偏好就是了。但我后來才醒悟,比“不能從事自己喜歡做的事”災難性一百倍的,是壓根“不知道自己喜歡做什么”。黃律曾有條狀態(tài)寫道,“現(xiàn)在想想中國父母從小到大灌輸?shù)囊恢弊x讀讀,抓緊把書讀完最好讀到博士,然后去工作實在是害死人,這樣看起來是沉得下去的表現(xiàn),其實越到后面就讀得越浮躁。美國人這兒gap一年那兒gap一年,反倒更容易找到屬于自己的生活。生活本來就是個沉淀的過程,急匆匆地往學位階梯上爬干什么!”這讓我想起聽來的一個故事。一個澳大利亞人,大學畢業(yè)后在半島電視臺做了三年記者,游歷了歐洲,后跑去念了一個哲學一個經(jīng)濟學的碩士學位,又到非洲做了兩年義工,等他跟我一個師姐成為名叫“人權”的碩士項目同學時,已經(jīng)33歲了。我不解,他讀完碩士為什么不繼續(xù)讀博士呢?“他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一個新的興趣點才跑來念一兩年書,但這些興趣的程度都沒到博士那么深入,而博士研究的方向很可能是一生的志業(yè)”,師姐道。那他畢業(yè)后都35歲了,做什么呢?“他似乎還沒確定”。這似乎是一個不靠譜的反面典型。正如一些老同學對我的印象。他們一邊說,羨慕你豐富多彩的生活,聽完我近期打算又同情地嘖嘖嘆道,那你留學回來都多大了?27歲。還讀PHD嗎?不知道。那你何時結婚?誰知道呢,30歲?也說不定念書的時候就閃婚了。你也太不靠譜了吧,我都副科了……那你留學回來能找一個多牛逼的工作?我說,出國未必是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目前想從事的職業(yè)不出國留學也能做的。啊?那出國意義何在?個人閱歷、視野和自我完善。看看更大的世界,在自己身上發(fā)現(xiàn)更多的可能性。這話我終究沒說出口。
五、你要的是快樂還是“成為大人物”
有沒有想過,自己這輩子終究只是個平庸的小人物,所有的夢想都沒能實現(xiàn)?我在南墻群里問大家。馬老師說,不會的,說實話大家都是了不起的人,按照自己節(jié)奏一步步來,不會差的。亦有友人問我。如果你終究只是個平庸的人,那些牛逼的夢想都沒實現(xiàn),世界也沒改變絲毫,會快樂嗎?我問,溫飽不愁嗎?他說,那肯定,沒這么慘啦。只是說,蠻普通的,可能只是一枚平平的記者編輯,在單位無甚出彩之處,月薪最高也就一萬上下,交房供,養(yǎng)兒育女,開輛普通車。不痛苦,但也沒什么光彩,的生活。家里空間是否足夠讓我掛幕布開投影儀踢實況?可以。還喜歡足球,喜歡閱讀,喜歡年輕時喜歡的一切東西?是的。時而三五好友,烤串啤酒,把酒言歡;時而周六周日,球場相見?是的??鞓?。他看著我的眼睛??鞓贰N尹c點頭。不久前去東北旅行,路途感觸最深的莫過于導游、乘務員、售貨員的差別。你會輕易的發(fā)現(xiàn),性格將人與人徹底區(qū)別開來。我們遇到過熱情健談、跟大家打成一片的導游,也遇到過黑著臉像客人欠她錢一樣,沒問兩句就不耐煩的導游;遇到過如一切常見的公務人員般惡狠狠的乘務員,也遇到過穿著制服坐車廂里跟乘客扯淡逗樂的乘務員。
如果你是一名普通的導游、乘務員,你會如何對待你的客人?考慮到這是日后再也不會打交道的“一錘子買賣”,何況也很少有人真正有閑心去投訴你惡劣的服務態(tài)度。
考慮到,你完美的服務態(tài)度很可能無法給你帶來任何實質(zhì)性的好處,除了客人的一聲感謝,一張笑臉。所在單位無法注意到你的“優(yōu)良表現(xiàn)”,你表現(xiàn)好不會被升遷,表現(xiàn)差也很難被辭退——在中國,那個對客人態(tài)度惡劣屢遭投訴的可能反而討領導喜歡,比你升遷更快。你懂的??偠灾愕姆諔B(tài)度無法對你的現(xiàn)實生活帶來任何可見的好處,你此生都會是一名普通的導游、乘務員、售貨員。你會如何做?是的,或許你終生都只是一個平庸的人,但態(tài)度依然會帶來生活質(zhì)量的云泥之別。你熱愛生活和工作,真誠的感知、理解、善待他人,或許未曾給你的生活帶來任何有形的回報和改觀,卻軟化了你與內(nèi)心、世界的邊界。你不斷接收到來自他者的正面回饋(感謝、笑臉、善意),再不斷釋放出正面能量,形成良性循環(huán)。我很長一段時間都會記得那個導游、那名乘務員、那名售貨員的熱情、爽朗和笑臉。想起來都是暖意。他們或許此生都是導游、乘務員、售貨員,也很難有何升遷,但從他們的工作態(tài)度里,我讀出了真正的快樂。做一件喜歡的事難道不是做這件事最好的回報嗎?正如寫作是寫作的回報,畫畫是畫畫的酬勞。
六、成長是一個時辰一個時辰熬出來的
我曾經(jīng)很喜歡一個朋友的簽名檔,“成為更好的人”。這句不疾不徐卻又溢滿堅定的話,曾無數(shù)次給我力量。如今,我卻感覺這句話充斥著“更高、更快、更強”的進步論腔調(diào),在鋪天蓋地的勵志話語中,我偏偏愛上了“毀志”。我更喜歡用“感知”這個詞?;蛟S我們并不能創(chuàng)造生活、規(guī)劃人生,或許,體味、經(jīng)歷、感知、理解,這才是成長的密匙?成為更好的人?如果今天陪母親坐在太陽下聊了一下午天,漫無目的的,童年、成長、家庭瑣事,有沒有成為更好的人?如果今天沒有讀維特根斯坦的傳記,沒有跟近韓寒最新的博客,沒有刷新微博,只是給自己做了一頓可口的飯菜,躺在戀人的臂彎里發(fā)呆,算不算荒廢生命?這一代中國年輕人可能面臨著某種吊詭的自我矛盾,一方面,我們是前所未有早衰的一代,“十八歲開始蒼老”,二十歲開始懷舊,盡管仍在青春,“你愛談天我愛笑”的時光竟成了一代人的集體鄉(xiāng)愁;另一方面,我們拼命的想要向前奔跑,想要穩(wěn)定、無慮的生活,想要擁抱住某種確定感,焦慮著,想要立即像三四十歲的人那樣,車房不缺,事業(yè)成功。
鄭重的聲明:本網(wǎng)站中轉(zhuǎn)載的一切內(nèi)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覺侵權,一定在第一時間刪除!衷心感謝原作者!
關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網(wǎng):?http://99yu99.com.cn
企業(yè)微博網(wǎng):?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網(wǎng):?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委大廈1108室
溫馨提醒:為了保護當事人隱私,本版案例細節(jié)均經(jīng)過處理,請不要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