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正確表達憤怒情緒,廈門心理咨詢哪里最好?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學會正確表達憤怒情緒
當你生氣的時候,通常你都會做什么?首先,當我們憤怒時,我們的體驗是什么?我們會發(fā)現(xiàn),憤怒這種情緒在身體里的反應,通常是向上的,向外的。它跟恐懼的感覺相反??謶值母杏X我們會發(fā)現(xiàn)它是向內的,收縮的,而憤怒一般是擴張的,向上的。我們去體會憤怒的感覺的時候,也會發(fā)現(xiàn),通常情況下,憤怒這種情緒的溫度是熱的,顏色是紅色的。純憤怒,是像火一樣的顏色。當然有人體會憤怒的時候,會感覺到有黑色,或者是冒煙的那種,那個不是太純的憤怒,可能摻雜了一些其他的情緒或者是有壓抑。所以我們會發(fā)現(xiàn),憤怒的時候,我們的表達也是不一樣的。有的人表達是直接向外的,直接打架,罵人,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有的人比較壓抑,不表達,憋著一股勁兒;有的人,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我現(xiàn)在不跟你發(fā)火,但是我可能想辦法報復你;還有的人會把向外的指責能量向內,也就是說自責,指責自己。比如說,哎呀我怎么這么笨啊,我當時為什么不這么說?還有的就是,憤怒了之后他就后悔,我怎么又生氣了呢?以前不都說好了嗎,我不生氣,再遇見這樣的事不生氣,為什么又生氣了呢?
還有的人會找人訴說,男的有時候可能會找朋友喝酒,女的可能會找閨蜜去訴說,尋求同情和安慰。等等。哪一條是你常做的呢?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只是一時爽,單純的表達憤怒是飲鴆止渴。但是一味地忍讓,只是讓自己更壓抑,忍得了一時,你能忍一輩子嗎?而且忍讓本身就是在否定憤怒的價值。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究竟怎樣才可以呢?首先,我們要了解我們?yōu)槭裁磿鷼猓啃睦韺W上,我曾自己總結過幾種引發(fā)我們憤怒的情境:當利益受損的時候;當期望受挫的時候;當被忽略的時候;當嫉妒別人的時候;當覺得自己被侵犯的時候(個人規(guī)范);當覺得他人被侵犯的時候(社會規(guī)范);
大部分情況下,憤怒只是一種次級感受,與悲傷、羞恥等構成情緒群。用通俗的話來講,憤怒不是核心感受,當我們期望受挫的時候,我們希望自己得到尊重卻受到侮辱,我們希望自己被肯定卻遭遇貶低,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原始感受是受到傷害(如果歸因到他人故意,會加劇憤怒)而產生的悲傷,焦慮。舉個例子,我和我同事一起,早晨坐公共汽車上班,正好是上班高峰時間,人特別多,路上堵車很嚴重,開車的司機也是不停的踩剎車。突然,司機又一個急剎車,我當時一個站不穩(wěn),倒在了一個婦女身上。她當時就特別厭煩的對我說,“你擠著我了,你都貼我身上了”。那一瞬間,我自己都感覺臉漲得通紅,趕緊道歉:“對不起??!”說完,趕緊躲到了一邊,當時,我想如果有個地縫我一定會鉆進去。這時,我身邊的同事說:“你躲什么呀,你又不是故意的,這女的這樣說,你不生氣嗎?”
“這都是小事,何必跟她計較呢,而且這么多人看著?!蔽倚÷曊f道。其實,我很生氣,也很委屈,我在想:我是故意的嗎?難道你沒看見是因為司機師傅急剎車我沒站穩(wěn)嗎?但是,當我的同事問我時,我不想承認,因為如果我承認了,我覺得會顯得我特別的不大度,會擔心他會怎樣看我?會不會看不起我?感受和承認這種悲傷并不容易,也不安全,因為這往往意味著自己的脆弱,還會引發(fā)一些對自身的焦慮,“我好沒用,對方這樣就傷害了我”;甚至還會自責,“我怎么可以因為這個就生氣呢”。這樣的知覺本身還有另外一層含義,如果我們分享這種脆弱,委屈,別人會不會認可我們?會不會同情我們?會不會離我們而去?廈門心理咨詢哪里最好?但是,如果當我聽到這個女的在對我表達她的不滿時,我當時直接回懟一句:“你怕擠,你就別坐公交啊?!边@時,憤怒作為一種防御姿態(tài),由自己指向別人,保護了我們的脆弱和委屈,也阻止別人進入我們的內心,最后連自己都忘記了生氣的緣由。后來,我一直在想,我為什么覺得生氣和委屈呢?
我回放當時情景的過程:
上班時間公共汽車上面非常擁擠,這個我能不能改變?。课腋淖儾涣藢Π??這個既不是我的事,也不是她的事,它就是這么一個形式的事,所以這個我改變不了。司機踩油門和踩剎車都踩得很急,這個我能不能改變呢?也改變不了是吧?這是別人的事。因為司機踩剎車踩得太急,我被晃到了,站不穩(wěn)就靠在一個女人身上了,這個也確實是措手不及,怎么改啊,我現(xiàn)在想一想,也沒什么好改的。如果來得及的話,也許下一次我選擇靠在一個小伙子身上。開個玩笑。那個女人對我說:“你擠著我了,都貼我身上了”。嘴長在她身上,她想怎么說就怎么說,她是什么樣的修養(yǎng),是什么樣的人,我也管不著,是吧?所以這地方我也改變不了,也就不需要跟她較勁了。再往下,一瞬間我就生氣了。原來,我感到不被理解,不被體諒,所以我很生氣。我自己長久以來的模式就是:我覺得別人應該能理解我,應該可以體諒我,當別人未能表達這種理解的時候,我的期望會受挫。我就會覺得是不是我太好說話了,誰都可以欺負我。要不就是,覺得對方鐵石心腸,一點都不能體諒別人。這里面就隱藏著一個不合理的信念:覺得別人應該理解自己,體諒自己。如果不理解,不是自己不好就是對方不好。知覺到這一層面非常關鍵,不要單純的表達憤怒,更要堅定地表達憤怒背后隱藏著的委屈,焦慮本身,因為表達這些本身就是一種讓別人了解自己底線的過程。但比這更重要的是,一個合理信念的樹立“別人理不理解我,要看人家想不想理解我,但是讓別人理解我,這是我的需要和責任”和一個合理期望的養(yǎng)成“即使我表達了自己,別人也不一定會理解自己”,以及時時刻刻接納自己的準備。切記:在表達自己的過程中要指向自己(我怎樣怎樣),而不要指向別人(你怎樣怎樣),不要對別人做價值判斷。
文轉自:洛陽心理師蔣慶偉的博客
鄭重的聲明:本網站中轉載的一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覺侵權,一定在第一時間刪除!衷心感謝原作者
廈門心理咨詢電話:0592—5515516
關注心理健康(團體)15305020431
廈門心理咨詢-官網:?http://www.xmxljg.com
機構地址:廈門市思明區(qū)湖濱北路世紀海灣巴黎樓19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