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與治療恐懼癥的心理問題

21

? ?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著名心理學教授郭瀟贏

 

? ? 1 恐懼情緒的處理

 

  2 恐懼的防御分析

 

  3 恐懼的動力分析

 

  恐懼癥個案治療時間的長短和效果,是視其恐懼的性質、程度以及個體的基礎情況(如人格素質、領悟力、經濟力等)而不同。一個較完整的療程包括三個階段:直面——恐懼癥狀、與癥狀相關的對應模式;解析——恐懼的深層原由;再直面,即容納——恐懼所指的實相。

 

  考慮是否將恐懼作為癥候處理?

 

  1,恐懼情緒的處理

 

  我們知道,作為引發(fā)緊張的情緒,恐懼癥一般具有較固定的恐懼對象,而焦慮癥卻沒有。所以,一個人的恐懼達到恐懼癥之程度,必然有其粘附著的恐懼之物,隨時誘發(fā)他恐懼。過激的恐懼情緒本身,會妨礙人正常地思維。所以面對恐懼癥患者,初期是要考慮對恐懼情緒的處理。

 

  目標任務:直面癥狀,改善對癥狀的排斥態(tài)度。

 

  所有手段性的認知行為療法,對緩解癥狀是有效的,包括抗焦慮xing藥物。如:

 

  在重度恐懼下,可用阿普唑侖等抗焦慮藥物作為輔助治療,以控制過度緊張的情緒。恐懼情緒程度的判斷,可籍現實功能的影響度、睡眠情況、癥狀自評量表的測試為依據。

 

  在受恐懼情緒控制期間,可通過軀體療法——如自體療法、音樂或舞蹈療法、合理情緒療法、呼吸放松療法等,以達到情緒的釋放。

 

  在冥想放松的背景下,通過想象去觸及和直面——恐懼場景。這類似意象療法或想象訓練技術。正因為,創(chuàng)傷的想象是可怕失控的想象,所以通過想象訓練以達到:提高對可怕失控感的承受力;重復習得的積極想象可改變既往不穩(wěn)定的失控感,激發(fā)內在的積極資源。

 

  在恐懼感得以緩解的情況下,通過對話到達澄清、認識以下內容——

 

  對癥狀常用的反應模式是什么?所起到的效果怎樣?

 

  對應恐懼的過程中的心理感受,和之后的情緒怎樣?

 

  對癥狀的心理態(tài)度是什么?如埋怨、自責、克制或控制、消除或消滅、或是其它什么?

 

  澄清恐懼對象的現實性和想象性。即,恐懼對象是客觀存在還是主觀存在?是過去的實在,還是目前想象的實在?

 

  一切對恐懼對象的澄清和認識,是為了能走近恐懼的深層心理,以解析恐懼之本質的前期工作?;蛘哒f,一切有形的技術路線,都是以認識無意識為目的,讓無意識最大程度成為意識為最終目的。

 

  注:在此所針對的恐懼為神經癥性的,而非重大創(chuàng)傷所致的恐懼。后者是那些在重大應急下,導致神經防御系統(tǒng)(位于低級腦部組織的驚恐系統(tǒng))的部分損害,其治療只適合提供軀體照顧和情感支持的“穩(wěn)定化治療”,而不適合上面所講的那些治療。

 

  對恐懼的精神動力學分析:

 

  恐懼癥跟焦慮癥一樣,其行為背后是害怕的東西。

 

  抑郁癥和強迫癥一樣,其行為背后是憎惡的東西。

 

  這一重要的心理動機區(qū)別,可以幫助我們對不同神經癥的精神動力進行準確深入的解析。

 

  2,恐懼癥的防御分析

 

  •   所有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療,都關心理病癥出現的內外部條件的初級條件,即,最原始的心理或外部創(chuàng)傷事件。但,恐懼癥的形成并不只是取決于初始條件反應,而也由于繼發(fā)條件反應所形成。繼發(fā)條件反應,指對初始條件反應所報持的種種態(tài)度與行為。

 

  •   分析的任務:認識“繼發(fā)條件反應”是什么,有哪些?覺知“繼發(fā)條件反應”防御了什么?

 

 

  繼發(fā)條件反應,是問題形成的次因。猶如某些犯罪“案子”的形成,有其主謀也有其同謀一樣。

 

  舉例:一例社交恐懼癥,女,18歲,主要表現為見陌生人時,害怕自己的表情抽搐(可視為表情恐懼)。經過了解和分析,清楚了她表情恐懼的原始心理事實是:剛上初一時在班級作自我介紹,口誤把自己的性別說成“男”而引得哄堂大笑,回家后照鏡子,發(fā)現自己表情僵硬,嘴巴有抽動,難看極了。這一事件和事件在她內心造成的羞怯和恥感,是女孩有人際恐懼的主因,即病癥的初級條件;而女孩自那以后所表現的反復照鏡子-害怕照鏡子、經常逃避上學、完全回避集體活動,不與人交流,尤其是讓她報持這些反應的內心想法或叫主觀意念——如“自己的確不會說話”“自己的表情的確難看”“我不想別人知道我有人際交往障礙”“無法想象我再受到哄笑會怎樣”等自我否定思維,這些是女孩形成人際恐懼癥的繼發(fā)條件反應,即病癥的次因。

 

  象征說,原始的心理創(chuàng)傷事實,是女孩患人際恐懼的主謀,女孩后來害怕再受傷的防范觀念和行為,是女孩固著人際恐懼的同謀。

 

一個刀割傷,單有主因——不小心被刀傷,充其量只是刀劃了一個口子的疼痛,傷口本可以自愈,而只有向傷口撒鹽的做法(如用臟手擠壓、臟水擦洗、用臟布包扎)才會化膿感染,釀成病灶。對應一個孩子的犯錯,當他第一次犯錯或犯錯本身,并非問題,而父母對孩子犯錯所采取的——人格否定性斥責、打罵等態(tài)度,以及這些態(tài)度在孩子內心所產生的“壞自我認同”,這些繼性發(fā)原因才是導致孩子習慣性犯錯,或者成為問題孩子的關鍵。

 

  •   繼發(fā)條件反應作為一種反饋機制,反過來又強化著恐懼癥的恐懼感受。從這一角度看,繼發(fā)條件反應是恐懼癥的真正元兇,是主謀。

 

  繼發(fā)性的條件反應,實際就是避免焦慮的種種防御反應。之所說它是恐懼癥的元兇,是它重重防衛(wèi)著“預期恐懼心理”。而恰是預期性恐懼,使得患者內心產生著無限重復的恐懼性擔心,由此形成越是擔心,擔心就越重的惡性循環(huán)。

 

  因此,對防御分析的目標,是讓恐懼者認識到這一惡性循環(huán),是怎樣被他的防御性條件反應所致。

 

  在這樣的前提下,才可望患者考慮改變對恐懼感的反應模式。如他可能會考慮,不再重視癥狀,而重視對癥狀的承認和接納態(tài)度。

 

  •   在這樣的前提下,可望對隱蔽性防御模式作進一步分析。所謂外顯的防御形式有逃跑、躲避、不停地說話或做事、不停地洗手等等,隱蔽的防御模式有壓抑、隱忍、意象外化、投射性認同等等。

 

  •   恐懼癥最常見的隱蔽性防御是意象外化。意象外化的概念解釋:一種主觀的意象變成了客觀的真實。

 

  常見的恐懼癥有疑病恐懼、絕癥恐懼、恐高、恐過馬路、心臟恐懼癥、意外恐懼等,這些恐懼癥都無一例外地,無意識地將他內心的恐懼意象外化了。比如,害怕癌癥的恐懼者,是癌癥這一象征死亡觀念激活了他早期生命受威脅的恐懼體驗,即將這一原發(fā)性恐懼意象——死亡外化為了癌癥??謶诌^馬路的患者,是過馬路的情景會喚起他曾遭遇兇險(如親臨或目睹車禍、搶劫、喪親等)的喪失性恐懼體驗,將這一原發(fā)性恐懼意象——“災禍降臨”外化為了過馬路。

 

 

  其實,所有神經癥的原始恐懼,是在他記憶深處以其象征保留下來,并形成了癥狀。當癥狀再現時總會以轉換的形式表達。比如,有一位強迫性嘔吐的學生,他既害怕自己的嘔吐也害怕自己對嘔吐的不能控制。但他并不知道,嘔吐這一表征,早已是他道德和精神上惡心的象征。有強迫性格的人,無意識駐著一個強大的超我,時不時地以軀體懲罰訴求它被壓抑的需要。

 

  治療師對防御的分析,是需要當事者在呈現他對恐懼情景和恐懼體驗的前提下,讓他自己解讀到,他內心的恐懼所指是怎樣變成了外在可怕之物?或是,解讀到他內心的恐懼所指如何變成了完全不同的外顯恐懼之物的。

 

 

 

 

 

 

關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15305020431

官方網站:心理健康 ◆?http://www.xmxljg.cn

官方網站:心理雞湯?◆?http://99yu99.com.cn

專家督導:心理輔導 ◆?http://weibo.com/fjxlzx/

專家督導:心理治療 ◆?http://blog.sina.com.cn/xmxlys

企業(yè)微博:心理詞典 ◆?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心理課堂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公司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委大廈1108室

廈門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尊重您的個人私密,使隱私權得到充分的保障)


?相關文章

時間 : 2018-03-19
標簽 : ,,,,,,,,,,,,,,,,,,,,,,,,,,,,,,,,,
分類 : G 學習力提升
評論 : 0條

= 7 +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