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蘇東坡效應”

8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如何克服“蘇東坡效應”

 

這是一個古代笑話:一位解差解和尚上府城。住店時和尚借機把他灌醉,又為他剃光頭,然后逃走了。解差醒來后發(fā)現少了一人,大吃一驚,繼而一摸光頭轉驚為喜: “幸而和尚還在”;可隨之又困惑不解:“我在哪里呢?”一個理智正常的人,大概不至于鬧出不知“我在哪里”,的笑話。然而,要真正認識“自我”,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下面這個故事可不是杜撰的笑話了

 

本世紀初,有個叫拉賽爾·康維爾的美國牧師,以“寶石的土地”為題在美國巡回演講。他的演講使整個美國卷入了激情的漩渦。據說他舉行了多達6000次的講演,其內容如下;從前印度有個叫阿里·哈弗德的富裕農民,為了尋找埋藏寶石的土地時變賣了家產,出外旅行,終于窮困而死??墒?此后就有人從他賣出的土地里發(fā)現了世界上最珍貴的寶石??稻S爾引用這個真實的故事,并用大量的實例說明,人們向他所尋求的,恰恰是自己手中的東西。

 

在此,請你理解:自我,也就是這么一個“陌生的朋友”,既十分熟悉,又常常令人困惑。它是你“自己手中的東西”,然而往往熟視無睹,似乎遠在天邊,神秘縹緲得很。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泵髅骶驼驹谶@個山中,卻偏偏不識其真面目。明明自己就擁有“自我”,卻偏偏不自悟,或者僅是個模模糊糊的認識。這就是一種社會心理效應:“蘇東坡效應”。

 

對自我的認識,如同觀察所有事物的方法一樣,自然不妨近些,再近些。

 

潛入海底,可證龍宮之虛;登上月球,更信玉兔之無。倘遠遠一瞟,霧里觀花,隔岸看戲,就很難認清真面目。然而近觀,也并非一味地越近越好。對此,有人比喻道,猶如看畫,從一定的距離與角度看去,齊白石的蝦趣圖真是形似而神似,栩栩如生。

 

但是,倘過于貼近去看,又只盯住一處,滿眼不過幾個墨團,便無甚意趣了??串嬋绱?看人亦然。魯迅先生說人是怎樣的美人,倘用放大鏡照她搽粉的臂膊,也會只看見皮膚的褶皺及褶皺中的粉和泥的黑白畫。名作與美人尚且如此,更不用說平常的作品與普通的人們了。對自我的認識,也很有這種太遠了不行,太近了又不行的境況。

 

“蘇東坡效應” 可不是“天外來客”。它的產生有其一定的必然性。自從一位美國控制論專家創(chuàng)立模糊集合理論以來,以模糊集合論為核心的模糊理論在全世界得到了迅速的發(fā)展。矛盾普遍存在于客觀世界中,模糊性亦寓于萬物運動之中。雞蛋可以孵雞,當小雞未啄出蛋殼之時,總不能說它仍是蛋,亦不可稱之為雞。石蠟從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也會經過明顯的中介過渡??陀^世界就是在模糊與清晰的矛盾斗爭之中發(fā)展。

 

對自我的認識也是如此??陀^事物的模糊性反映在人的大腦之中,便產生了概念上及思維上的模糊性。由于人的思想往往不能全面地、精確地反映客觀,這就常使人腦的模糊性和不確定性大于客觀模糊性;又因為人類還具有自己的倫理、道德,意識、情操,這又使得這一人文領域的模糊性變得更為復雜。

 

一方面,角色扮演者對“自我”的認識具有顯而易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客觀事物的模糊性又使得人們對“自我”的認識增添了難度。

 

鑒此,“蘇東坡效應”無疑給我們敲起了警鐘。

 

這當然不是要我們被“蘇東坡效應”牽著鼻子走,向“自我”甘拜下風,只好讓對“自我”的認識模糊下去。不,當然不能這樣。在“蘇東坡效應”敲響的警鐘聲中,我們應該聽到的是這樣一種召喚:保持警覺,切勿盲目,力求對“自我”認識得全面些,清晰些……

 

辦法總是有的??朔疤K東坡效應”的辦法,是深入“此山中”探幽微,跳出“此山外”覽全景。概而言之,就是要從微觀和宏觀這兩個“視角”的“結合點”上對準“焦距”

 

 

 

 

關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15305020431

心理官方:http://www.99yu99.com.cn

心理健康:http://www.xmxljg.cn

心理輔導:http://weibo.com/fjxlzx/

心理治療:http://blog.sina.com.cn/xmxlys

企業(yè)微博: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委大廈1108室

廈門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尊重您的個人私密,使隱私權得到充分的保障)

  


?相關文章

時間 : 2018-04-29
標簽 : ,,,,,,,,,,,,,,,,,,,,,,,,,,,,,,,,,
分類 : G 學習力提升
評論 : 0條

= 8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