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時間都去哪兒了(上)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國家心理治療師│心理學教授郭瀟贏
轉眼間,2019 年已經(jīng)過去了一半。大叔感覺剛剛才過完春節(jié),突然就要到暑假了(雖然我并沒有暑假……)。還記得在小時候,等待過年是非常漫長的一段時間。然而現(xiàn)在,一年又一年,就像飛一般從身邊擦過。大叔有時候會覺得,時間就好像鐵了心要和我分手的戀人,即使天天加班、天天熬夜,都留它不住??只牛驗闀r間不停地流逝而恐慌。
大叔不禁感慨:長大后,時間真的會過得更快嗎?
“不會是地球轉得快了吧?” 嗯,我有時也會這樣瞎想。大叔知道,其實物理上的時間變化基本是恒定的,即 1 秒、1 分鐘、1 個小時…… 實際的時間間隔一直是那么大。出現(xiàn)變化的,是我們的心理時間,是我們對時間的知覺。在長大后,你也會覺得時間變得越來越快嗎?一眨眼,“嗖”,大學就畢業(yè)了(突然不敢眨眼睛……)。
大叔發(fā)現(xiàn),這樣的人還真不少。在一項研究中,心理學家們找來了足足 499 個人,年齡在 14-94 歲之間,讓他們對過去的時間過得有多快進行評估。[4]不出意料,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感知到的時間過得越來越快。無論是過去的一周、過去的一個月,還是過去的一年,年齡越大,越會覺得時間過得越快。理論上來講,小孩子對時間的感知特別慢,夸張點說,一天可以過一年;相反,老年人則是另外一個極端,對時間的感知特別快,再夸張點說,一年就好像只過了一天。從孩提到年邁,我們對時間的感知一直在「慢 – 快」這個連續(xù)譜上變化著,雖然人與人之間會有各種各樣的差異,但總體來說,變得越來越快了???,并不是大叔一個人在矯情,很多人都會覺得長大后,時間就像一匹脫韁的野馬,稍不留神兒,就跑出了幾公里……
但是,為什么呢?
為什么好不容易長大了,時間卻要離自己而去呢?
長大后,我們的時間都去哪兒了?在心理學中,我們對時間的感知(Perception of Time),是指我們對外界客觀時間的一種主觀知覺,經(jīng)常會與真實的時間流逝產(chǎn)生差異。例如,你會覺得快樂的時光異常短暫,而痛苦的日子好像每一天都在度日如年。
那為什么年齡變大了,也會影響我們的心理時間,影響我們對時間的知覺呢?
1.重復的生活,大腦很難記住。大量心理學家認為,長大后覺得時間飛逝,可能和我們自身的記憶有關。其實,我們的記憶很 “懶惰”,對那些重復出現(xiàn)的信息,基本上是抱持著愛搭不理的態(tài)度。因此,只有那些新出現(xiàn)的刺激,才會幸運地成為記憶中難以磨滅的一份子。更為有趣的是,我們過去留下的記憶越多,越會覺得度過的人生很長,因為信息量特別大;相反,如果回憶過往時,發(fā)現(xiàn)腦海中空蕩蕩的,那只會感覺時間過得飛快。所以,當我們的生活變成上課、吃飯、睡覺時,變成起床、上班、下班時,即使會對這些過往有印象,但形成的記憶卻異常平淡,留下的信息量微乎其微。雖然切身經(jīng)歷過,但卻好像和之前根本沒什么區(qū)別。因此,重復的生活,讓時間在我們心里的感覺,就像加速了一般。
固定的工作,固定的學習
你可能會產(chǎn)生疑問:“在我們小時候,很多行為不也是固定的嗎?重復的行為也會讓我們留不下很多記憶吧?”是的,但與長大后不同,在小時候,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未知事物。小時候的我們,接觸這個世界不久,很多事物對我們來說,都充滿著新鮮感。然而長大后,我們經(jīng)歷得事情太多了,很多體驗都是重復的。[3]孩提時,你的注意力會非常集中在此刻,因為新東西太多了,需要不斷地更改應對世界的模式,以適應新的環(huán)境,理解新的事物,進而做出合適的反應。例如,當回想第一次坐火車時,你可能會覺得那段時光特別漫長。因為以前只坐過單車、汽車、大巴,從未坐過火車的你,對這個新奇的大機器會特別感興趣。里面有很多自己從未見過的擺設,甚至無法想象,原來車里還可以有床、可以有廁所……坐汽車的時候,你學會了打開車門,一屁股坐進去就大功告成了。火車則完全不一樣。因此,之前關于坐車的 “模式” 就不管用了。這時該怎么辦呢?觀察、學習,而不是想著自己直接去打開車門了。
小時候,我們有很多 “第一次”
這些新鮮獨特的經(jīng)歷,都會深深地印刻在你的腦海中,回憶滿滿。長大后就不一樣了,在已經(jīng)不斷重復坐了無數(shù)次火車之后,你就不需要再變換自己腦海中的固有模型來應對這一場景,因而也不會留下很多可以回憶的事情。在心理學中,這種現(xiàn)象被稱為神經(jīng)性適應,即在不斷體驗同一刺激后,我們的大腦就會主動忽視這些信息。實際上,這不僅僅影響在回憶這些信息時的時間感知,同樣也會影響當下對這些信息持續(xù)時間的知覺。例如,在一項研究,心理學家給參與者不斷看重復的一張圖片,讓他們評估每張圖片呈現(xiàn)的時間。然而,這些圖片呈現(xiàn)的時間是完全相同的。有趣的事情發(fā)生了:在參與者重復看了一些相同的圖片后,他們會認為圖片呈現(xiàn)的時間有所減少。進一步發(fā)現(xiàn),面對重復的信息,我們大腦內相應的神經(jīng)活動有所減少。大腦的內心可能是這樣的:“你都出現(xiàn)這么多次了,還想讓我對你有反應?做夢去吧!”就這樣,大腦不但會忽略這些重復的信息,也會覺得這段時間變短了。
2.究竟是時間變快了,還是你太急了?
另外,我們在小時候可以專心做一件事,然而現(xiàn)在卻要一起做好多事。例如,為了應對壓力,很多人都在 “一心多用”,想通過這種方式提高效率。但是,這種 “多任務并行” 不僅沒有帶來十足的效率,甚至無情地壓縮了我們對時間的知覺。特別是在電子設備高度發(fā)達的今天,同時進行多種與電子設備有關的行為,會讓我們覺得時間過得飛快,例如一邊在電腦上工作,一邊聽手機中的學習課程。為什么?因為我們其實不可能同時在做這兩件事,而是在不斷地切換。一會兒從工作切換到學習,一會從學習切換到工作。換來換去,時間就換沒了。在一項研究中,心理學家讓參與者一邊瀏覽廣告,一邊進行其他和媒體有關的活動,發(fā)現(xiàn)他們的時間感知要比那些只看廣告的人更短,即感覺時間過得快。[6]有的時候,可能因為我們太急了,想著同時把手頭上的所有事情都做完。然而,這種切換不但降低了效率,也剝奪了我們的時間知覺。
關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網(wǎng):?http://99yu99.com.cn
企業(yè)微博網(wǎng):?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網(wǎng):?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委大廈1108室
溫馨提醒:為了保護當事人隱私,本版案例細節(jié)均經(jīng)過處理,請不要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