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何有逆反心理?

112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孩子為何有逆反心理?

 

孩子總喜歡和你對著干、唱反調?其實這是孩子向我們發(fā)出的求助信號。我們能做的,就是:尊重!前兩天,在知乎上看到媽媽的一條求助:我批評孩子鋼琴作業(yè)沒練好,孩子懟回來一句“有本事你來呀”,我來不了,咋回她?”助一出,立刻就引發(fā)了200多萬人的關注。這種場景再正常不過,何止是上興趣班,好像孩子一大,平時你讓他干點什么,他都很容易叛逆和不配合,甚至會故意氣你、威脅你:

 

“別看動畫片啦, 眼睛都受不了了?!薄澳悄銘{啥天天看手機,這不公平?”“冰激凌吃多了拉肚子,不能再吃了!”“不給我吃冰淇淋,我晚上就不吃飯!”“作業(yè)怎么還沒做完,拖拖拉拉的”?!耙皇悄阕鲲埻恚以鐚懲炅?。”

 

魯道夫·史坦納曾經說:

 

教育始于孩子讓我們?yōu)殡y的那一刻。父母的功課正在于此,面對這些氣人的話,還是要冷靜的想一想:這個曾經聽話懂事的孩子,為什么開始變成這樣?看到了問題的原因,也就找到了引導孩子的鑰匙。

 

那個故意氣你的孩子

 

其實在求助

 

故意跟父母對著干的孩子,其實是在用“暴力”的語言,表達自己內心的不滿。他們的不滿有兩種:需求沒有被滿足,感受不被人理解。前者讓孩子憤怒,后者讓孩子悲傷,情緒竄到嘴邊,就變成了尖銳的話。

 

兒童教育專家金伯莉·布雷恩說:孩子任性、發(fā)脾氣是因為他們的生理和情感的發(fā)育,超過了自身的溝通能力。就拿知乎上這個孩子來說,她“懟”媽媽的這句——“你有本事你來?。 边@只是孩子對媽媽那句“彈得不好”的下意識反駁,并不是真的要媽媽去做。

 

她內心真正想表達的可能是:媽媽這么說我,我覺得自尊心受到了傷害。怎么努力也練不好,我對自己也很失望。今天我已經很累了,實在沒精力了……這個時候,父母如果沒有解讀到孩子內心的想法,就貿然用指責、說教就只能養(yǎng)成兩種孩子:要么是越來越愛“頂嘴”,事事都愛唱反調的孩子;要么是壓抑自己的情緒,封閉內心,不再表達自己觀點的孩子。最后的結果,都是讓孩子和我們漸行漸遠,變成了熟悉的陌生人。在《非暴力溝通》中有這么一句話:凡事有溝通,就是有需要,需要被滿足,危機便化解。聰明的父母,都懂得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實現親子間的共情溝通。

 

溝通第一步

 

平和的情緒和尊重

 

那么,怎么聽到孩子內心的聲音,做到平和的溝通呢?第一步,不是去思考,詢問孩子為什么這樣,而是讓自己的情緒先穩(wěn)定下來。人和人的溝通,70%是情緒,30%是內容,情緒不對,聽到的內容就會被扭曲。在綜藝《放學后》,就有這么一幕,因為爸爸用筆指著徐小寶練小提琴,父子倆吵得一發(fā)不可收拾。當父親特別生氣的說:“你今天吃了槍藥啊!”孩子立刻就懟了回去:“你吃了槍藥呀!”兩個人這么你一句我一句,把爸爸氣得血壓都飆升了,兒子卻依然理直氣壯的,雙方一直僵持不下。凱蒂說:暴力只會教導暴力,焦慮教導焦慮,而和平則教導和平,愛教導愛。當兒子被爸爸用筆指著的時候,他感到自己被冒犯,產生了防御機制,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如果這個時候,爸爸就事論事,就這件事道歉,相信孩子也會軟下態(tài)度來,而不會發(fā)生下面的口角。但是這位爸爸卻采用了攻擊性的質疑,孩子自然要反擊回來,這是對自己自尊的維護。要知道,你是怎么對孩子的,孩子反過來也會用同樣的態(tài)度對待你。

 

這一點,在他們的家庭會議中也得到了認證。當爸爸媽媽認真的詢問孩子,并且鼓勵他說說自己的想法時,小寶真誠的說出了自己內心的需求:“爸爸媽媽和上學前不一樣了,希望一家人在一起?!敝挥挟敻改负秃⒆釉谕灰暯墙涣?,才可能實現共情溝通。懂得“蹲下來”說話,是父母最優(yōu)雅的姿態(tài)。

 

讀懂孩子的潛臺詞

 

對癥下藥,良性溝通

 

一個孩子頂嘴背后的原因可能有很多,而且會隨著年齡的變化呈現出不同的特點,但不外乎來源于這幾種:

 

實現自我想法:漢堡心理學家安格利卡·法斯博士說:隔代人之間的爭辯,對于下一代來說,是走上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一個孩子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時,父母一定要允許他們表達出來,聽取他們的建議,認真的思考建議的可行性,這樣才能養(yǎng)出自信大方,獨立思考的孩子來。如果在同一件事情上,孩子堅持自己的看法,如果不是原則性的,可以按照他的想法試一試,讓孩子自己去承擔后果。知乎最高贊的媽媽,就是用的這種方法。當孩子總是說“你行你上”的時候,他真的挑了一個周末和女兒互換身份。經過一天的勞累,女兒很快就意識到:媽媽要比自己辛苦得多,再也沒說過類似的話了。有一句話說的好:講一萬句不如自己摔一跤。眼淚教你做人,后悔幫你成長,疼痛才是最好的老師。人生該走的彎路,其實 一米都少不了。在平常,多給孩子一些自主權,讓他們表達自己,矛盾沖突就會少很多。

 

維護自尊:好多父母都發(fā)現,自己一批評,孩子就頂嘴,難道以后都說不得了嗎?其實,這和咱們的說話方式有關,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很多都習慣于主觀性的給孩子下定義。“你怎么這么笨? ”、“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你為啥才這么點分?”這時候的頂嘴,是因為自尊被冒犯,孩子在正當防衛(wèi)。父母應該注意,要盡量用客觀的事實陳述,并指出解決的辦法,給一些積極的暗示,這時候孩子就更容易接受。尋求公平:好多父母會被孩子這種的反擊頂得啞口無言:為啥不讓我玩游戲,爸爸還天天打王者榮耀!我不想睡,你不是也昨天熬夜了嗎?我憑什么道歉,媽媽摔碎了我的汽車也沒有道歉啊。明明自己都做不到的事,卻去要求孩子,他心里自然會覺得不公平,表達得不恰當就變成了頂嘴。這種情況,解決的辦法就只有一種:父母以身作則,身教言傳,孩子才可能改變。

 

單純的情緒發(fā)泄:

 

發(fā)泄式的頂嘴,其實是孩子在尋求父母的關注。就像在綜藝節(jié)目《不可思議的媽媽》中,每當小魚兒有小情緒,媽媽胡可總是在說“我知道……”一樣。當小魚兒從水堡里出來因害怕而哭泣時,胡可說:“我知道你有點害怕,但是你表現很好、很勇敢,你堅持下來了對不對?”這時候,父母要讓孩子知道你理解他的情緒,尤其當他語言不足以表述出來的時候,要引導孩子說出心里話,以后他才會好好說話,而不是亂發(fā)脾氣。比如引導孩子把“我就不”改成“我不太同意”,把“憑什么”改為“為什么這么說呢?”。不過,情緒發(fā)泄是有底線的,一定要建立在尊重的基礎上,對于一些不禮貌的語句,要用溫柔而堅定的態(tài)度及時制止。無論是頂嘴、叛逆還是愛找借口,都像是孩子的“生長痛”。過程有點難受,但每一個都標志著孩子的成長。想要養(yǎng)出獨立、自信的孩子來,只有我們用愛和尊重,傾聽他們內心的聲音。


?相關文章

時間 : 2021-01-22
標簽 : ,,,,,,,,,,,,,,,,,,,,,,,,,,,,,,,,
分類 : E 親子家庭教育
評論 : 0條

= 10 +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