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變化(上)

111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自我的變化(上)

 

心理專家:著名心理學教授郭瀟贏

 

可以分成兩大類:

 

一、記憶之改變;

 

二、現(xiàn)在的身體的與精神的自我之改變。

 

一、記憶之改變是記憶喪失,或是錯誤的回想。無論是哪一種改變,“我“都起變化。 一個人應該不應該為他在童年所做的而現(xiàn)在記不得的事情受罰呢?他應不應為他在發(fā)羊癇瘋之后的無意識狀態(tài)中,夢游中,或任何種無意誘導來的而過后不記得的狀態(tài)中所犯的罪行而受刑呢?法律與常識同意,說不;從法理說,他那時候是一個人,現(xiàn)在不是那同一個人?!边@些記憶喪失是老耄期的一個正?,F(xiàn)象;并且事實忘記了越多,這個人的“我”就越縮小。

 

在夢中,我們忘記了醒時的經驗;這些經驗好像不存在一樣。把醒時夢時翻過來說,也一樣。大體說,在被催眠狀態(tài)中所發(fā)生的事,到醒時就忘記;不過到了這個人再被催眠,也許那些事亂得很清楚,而且在這時候,醒時的事又可能忘記了。這樣,在健康心理生活的界線內,有近似于“我”的變化的那一種事態(tài)。

 

就大多數(shù)人說,錯誤記憶絕不是罕見的事;并且凡是發(fā)生誤憶,它就會歪曲“我”之意識。大概有極多的人對于有些被認為他們過去生活所有的事情懷疑。他們也許是看見過這些事,也許是說過,也許做過,也許只是做夢或想象他們做過。一場夢的內容往往橫 插人實際生活的進流中,使人極端疑惑。錯誤記憶的最常有的來源就是我們對別人敘說 我們自己的經歷的話。這種敘述,我們幾乎總是把它弄得比實際更簡單而且更有趣味。我們述我們應說應做的,而不述我們真說真做過的;并且在第一回述說之時也許我們完全知道這個區(qū)別。可是不久幻想就把實事趕出記憶之外而獨霸全局了。這是用意完全誠實的見證所以會錯誤的一個大原因。尤其是關涉神奇的事情之時,敘述就向這方面傾斜,而記憶就跟著敘述傾向這方面。

 

要這一類的故事在一切節(jié)目上都準確,簡直是不可能;不過改變得最厲害的是不重要的細節(jié)。傳說狄更斯和巴爾扎克常是把他們小說里的事跟他們實際的經驗混起來。人人必定都曾認識過某一個凡人那么得意他自己的為人和他自己的語音,弄到自述之時始終不能想起真的事情。和藹的,無害的,高興的某甲呀!但愿你永遠不發(fā)覺你的真吾與你迷戀地幻想的自我有不同之處!

 

二、我們由記憶的變化轉到現(xiàn)在自我之變態(tài)的改換,就見到更嚴重的錯亂了。為描寫的方便,這些變化可以分為三大類??墒怯行├由踔劣袃扇惖奶厣?;并且我們對于人格的這些變化的成分與原因知道很少,所以不應該以為這種分類有什么深遠的意義。這三類是:

 

(一)瘋狂的妄想;

 

(二)交替的自我;

 

(三)靈媒或靈附現(xiàn)象。

 

瘋狂的妄想

 

(一)在瘋狂,我們屢屢見到被患者認為是往事的妄想;這些妄想或悲觀,或樂觀,隨病的性質而異??墒牵顗牡淖晕易兓怯捎诟杏X作用以及沖動的現(xiàn)在倒錯,這種錯亂并不擾亂過去,但是使患者以為現(xiàn)在的是一個完全新的人物。有點像這樣的變化,通常見于發(fā)身期的整個性格在智力和意志方面很快的發(fā)展之時。病態(tài)的人格變化很奇怪,值得再加討論。

 

如李播君所說的,我們人格的基礎就是關于我們生命作用的感覺。因為這種感覺恒常存在,所以它總隱在我們意識的背面。

 

“它所以為(人格的)基礎,是因為它經常存在,經常作用,沒有休息,睡眠或暈倒之時也不絕,與生命同存亡,它就是一種生命。它供作記憶所構成的那個自覺的“我”的支架,它是聯(lián)絡我的其他部分的媒介?,F(xiàn)在設想可么一下子把一個人的身體改換為另一個身體:骨骼,血管,臟腑,肌肉,皮膚,件件都更新,只剩下神經系統(tǒng)以及它所儲蓄的對往事的記憶不變。無疑,在這種情形之下,不熟習的有關生命的感覺的沖進,會發(fā)生極嚴重的錯亂。銘刻于神經系統(tǒng)上的舊的生命之感,與挾著極 高強的實在性和新鮮性的新的生命感必定會起不可和解的沖突。”

 

在大腦病的開始,往往發(fā)生與這個十分類似的癥狀:可是患者自己很少繼續(xù)下去,仍然就用這些話形容這個變化,除非他的新的軀體感覺的存在或舊的軀體感覺的喪失占首要的地位。純乎視覺和聽覺的錯亂,乃至沖動的錯 亂,患者不久就不覺得是與我的統(tǒng)一性沖突的了。

 

引起這些沖突的屬于軀體感覺的特種錯亂是什么,大都是心理健全的人所萬不能設想到的。有一個患者有另一個自我,替他把一切他的思想重說一遍。有些別的人(其中有 些是在歷史上的第一等人物之數(shù)內的)有親密的天魔,同他們交談。另有一個人,有人替 他“制造”他的思想。又有一個人覺得有兩個身體,每個分別躺在另一張床上。有些患者覺得好像他們丟掉了他們身體的一部分,如牙齒,腦髓,肚子之類。在有些人,身體是木 頭,玻璃,牛油等類東西做的。在有些人,身體已不存在,或死了,或是一件與患者自己完全分離的外物。有時,身體的某些部分與其余部分失掉意識上的聯(lián)系,被認為是屬于另一個人并且受一個敵對的意志驅使。例如,右手會跟左手打架,好像跟仇人打架一樣?;蚴?,患者自己的哭聲被認為是別人的哭聲,因之患者對這個所謂別人表示同情。敘述瘋狂的文字充滿著諸如此類錯覺之紀錄。泰納君由奇沙伯醫(yī)師的一個患者引了如下文的病狀自述,我們可以由這個自述看到一個人的經驗可能忽然變得如何完全與常態(tài)經驗隔絕:在與這個同類的例子,“我”確實是變了,而“吾”卻同等確實是沒有變。那就是說,只要患者的現(xiàn)在當事思想的記憶還好,這個思想就認識故我和新我。不過,那個對象領域,從前可以很簡單地承受認識的判斷與自我方式的占有;在這個對象領域內,發(fā)生了奇怪的疑團了。同在那里見到的現(xiàn)在與過去不會聯(lián)合。我的故我何在?這個新我是什么東西?這兩我是同一個嗎?或是,我有兩個我嗎?這一類問題,患者用他所能想出而認為近理的任何理論解答,這就是他的瘋狂生活的開頭。

 

我經由杜開斯坡里的斐雪而知道的一例瘋狂癥可能 就由這樣起頭。這個女人,叫做布立則,伏氏;她“瘋狂了好多年,并且總把她的假想自我說是‘老鼠’,求我‘埋掉這頭小老鼠,云云。她用第三人稱說她的真正自我;稱做‘這個好女人’說,‘這個好女人認識斐醫(yī)生,從前替他工作’等語。有時她悲慘地問:“你以為那個好女人會再回來嗎?,她做針線,打絨線衣,洗衣服,諸如此類,并且拿給人看,說,‘只是一 只老鼠,能做這個,難道不好嗎,’她在愁郁的時期曾經藏在房子底下,爬到洞穴中,爬到箱子下面。我們找到她時候,她就說,‘她只是一只老鼠,并且想要死去。,”

 

交替的自我

 

(二)最簡單的交替人格現(xiàn)象似乎是由于遺忘。假如任何人忘卻他的約會,諾言,知識以及習慣,我們就說他變成反復無常了:并且到了什么樣 子,我們應該說他的人格變了,這只是程度的問題。在稱為雙重人格或交替人格那些病 態(tài),遺忘是忽然的,通常事先有個無意識或昏厥的時期,這個時期長短不等。在催眠狀態(tài)之中,我們很容易用下列的任何一法做成人格的變換,一法是叫受術者忘記從某日起的一切事情,這樣他會又變成(也許)小孩子;一法是告訴他說他現(xiàn)在是另一個完全幻想的人物,這樣,一切關于他自己的事情似乎暫時忘掉了,他就充這個新角色,表演的生動程 度與他的演劇想象力成比例。但是,在病態(tài)的例子中,這種變化是自發(fā)的。見于記載的 最著名的實例(也許)是斐麗達?某氏,這是波爾多的亞薩莫醫(yī)師所報告的。這個女人在14歲就開始表現(xiàn)一個“次起”狀態(tài),這個狀態(tài)的特性是她的一般性情和品格變了,好像前者存在的某些“抑制”忽然解除了。在次起狀態(tài) 之中,她記得第一狀態(tài),但一從次起狀態(tài)回到第一狀態(tài),她對于次起狀態(tài)全忘了。到44歲,次起狀態(tài)(大體說,這個狀態(tài)比第一狀態(tài)品質高些)的歷時比第一狀態(tài)長得多,因而占了她生活的最大部分時間。在次起狀態(tài)中,她記得第一狀態(tài)的事情;可是第一狀態(tài)再來之時,她完全忘了第二狀態(tài),這往往使她陷于極窘的地位,例如,有一次她坐車要去吊喪,她忽然在中途變到第一狀態(tài),她絲毫不知道她的那一個朋友死掉。她實際曾在她早年的 一回第二狀態(tài)期間受孕,而在第一狀態(tài)之時,她不知道這件事怎么發(fā)生的。她因這些遺忘而起的苦處有時極厲害,有一回使她想要自殺。

 

再舉一個例子,黎格醫(yī)師敘述一個羊癇瘋患者,在17年中,他過了輪換的生活,或自由,或關在牢監(jiān)里,或在瘋人院里,在正常狀態(tài)之中,他的性格很循理。但在與常態(tài)交替的期間,他會離家?guī)仔瞧?,做小偷,做流氓,被關在監(jiān)里,發(fā)羊癇瘋,吵鬧,人家訟告他假裝瘋,等等,始終不記得那些弄得他受這一切慘痛的變常情形。

 

黎格氏說:“我從來沒有從任何別一個人得到像從這個人得到的這樣奇怪的印象:簡直不能說他有一點什么好好自覺的過去生活?!形覀冏约涸O身處地,想象這么一種心態(tài),實在不可能。他最后的偷竊是在嫩堡犯的,他絲毫不知道這件事,只看見他自己一會在法庭,一會又到醫(yī)院,一點不明白為了什么理由。他發(fā)過羊癇瘋,他知道??墒且兴嘈潘臭[并做反常的動作好幾個鐘頭,是不可能的?!?/span>

 

另一個可異的例子是瑪麗?棱諾咨的癥,新近米恰爾醫(yī)生又將它發(fā)表。這個遲鈍的、愁郁的女人在1811年間住在賓夕法尼亞野外,“有一天早上,人家發(fā)現(xiàn)已經過了她習慣的起床時間好久,她還在熟睡,不可能喚醒她。睡了18或20小時之后,她醒了,但在不自然的意識狀態(tài)中。記憶亡失了。實際等 于她是才引進到這個世界的人。過去所留給她的,只是說幾個字的能力,并且這個似乎也像嬰孩的啼哭那樣純乎本能的;因為最初她所說的字并不與她心上什么意思相連。在未教她這些字的意義之前,這些字只是無意義的聲音。

 

與上例同性質的患者,其第二人格比第一人格還好的,我們似乎有理由認為第一 個是病態(tài)的人格?!耙种啤边@個名詞可以用以形容它的遲鈍與愁郁。斐麗達?某氏的本來性格,比她后來變成的性格就更遲鈍、更愁郁,并且這個變化可以認為是早年持續(xù)的抑制作用之解除。在我們不能夠回憶或在其他方面不能夠運用我們的心理資源之時,我們就暫時見到這種抑制。被催眠者受命令使他忘記一切名詞,或一切動詞,或特個字母,或一切與某個人有關的事物之時所表現(xiàn)的系統(tǒng)化的健忘癥,也是這一類抑制,不過規(guī)模更大罷了。這種抑制有時是自然發(fā)生的,起于患病的癥狀。莊納曾經指出這種抑制,如其加于某一類感覺(使患者不覺得這些感覺),并加于關乎這類感覺的記憶,就是人格變 化的基礎。失感覺的并患“健忘癥的”協(xié)識脫離病者是一個人;可是假如你使她入于催眠狀態(tài),因而恢復她的被抑制的感覺作用與記憶——換言之,你把這些作用從它們的“分散的”與破裂的狀況之中救出求,使之與其他感覺作用和記憶再聯(lián)結起 來——那么,她就是另一個人了。如以前(本書的第八章論協(xié)識脫離病者的“無意識”狀 態(tài)處)所說的,催眠狀態(tài)是恢復協(xié)識脫離病者的感覺作用的一個方法。有一天,失感覺的協(xié)識脫離病者柳西已在催眠狀態(tài)中,莊納為某個理由繼續(xù)在她身上“過手”整整半小時,好像她還沒有入眠似的。結果她陷人一種昏厥狀態(tài),半小時后才回醒過來,但變成 第二個催眠狀態(tài),完全不像她前此的特性——現(xiàn)在感覺不同,記憶不同,一句話,她是另一個人了。

 

 

 

 

 

咨詢熱線:0592—5515516

課程電話:15305020431

官方網(wǎng)站:http://www.99yu99.com.cn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fjxlzx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xmxlys

企業(yè)微博: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委大廈1108室

廈門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尊重您的個人私密,使隱私權得到充分的保障)

 


?相關文章

時間 : 2017-03-30
標簽 : ,,,,,,,,,,,,,,,,,,,,,,,,,,,,,,
分類 : L 老人關愛
評論 : 0條

= 8 + 12

?